小學語文第十二冊《養花》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初讀課文并質疑。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情景朗讀,然后說說有什么感受。
2.你養過花嗎?有什么體會?
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板書:13 養花
二、初步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完成預習要求中提出的問題。
三、匯報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盡”,分別組詞。
2.說說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3.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4.談談已經讀懂了什么。
5.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課下搜集老舍先生的生平資料,了解他的人品、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或對老舍先生的印象。
二、學習課文
1.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討論疑點。
3.班上匯報。
采取一組代表發言,其他組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著重理解這些內容:
(l)“花開得大小好壞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4)養花有益身心。指養花鍛煉了身體,消除了疲勞。在辛苦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里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么?
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