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教材的前四個單元的主題分別為革命傳統、杰出人物、古典名著、中外名人。本單元的主題是外國名著。根據新課程標準,作為一篇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即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接觸,突出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本冊教材中的兩則讀寫例話《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和《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都可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滲透,從而把握學生把學習例話的收獲運用于讀寫實踐的情況。
制定教學目標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
因為課文是原著的縮寫,所以要對《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進行充分的閱讀。把握正確的思想內容,從而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課文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 二、學情介紹:本課內容學生很感興趣,很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學生在寒假以及平時的課外閱讀中早已讀過《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對書的內容有所了解并很感興趣。所以課前兩周開始可布置學生繼續閱讀有關戰勝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的人物故事或體現積極向上的人生故事并交流感受,這樣,在學文中就容易與文本產生共鳴。而且這學期教材的重點是《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和《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之前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把握其方法。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滲透,從而把握學生把學習例話的收獲運用于讀寫實踐的情況。而文中魯濱孫在荒島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所以在反復朗讀課文之后,可以從“悟”字出發,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三、學習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學習魯濱孫面對困難,自強圖存的精神,學會自立,學會競爭,學會生存(二)過程與方法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魯濱孫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是怎樣戰勝種種困難生存下來的。
(三)知識與技能1、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敘述事情的方法。2、繼續加強《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和《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訓練。 四、教學重、難點:1、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
2、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簡單課件,課前收集資料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生教學活動 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 1、設疑談話、 導出新課 1、師:同學們,社會和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構建了舒適方便的生存環境,但當我們一個人獨立生活或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時,我們應該如何生存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魯濱孫漂流記》,看看在嚴酷的環境下魯濱孫是怎樣生存的,從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發。(板書課題)(讀題),解題:“漂流”什么意思?(隨著水浮動)。 2、(示圖)讓學生交流資料并檢查預習。 (小結收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3、小結:這篇課文是著名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的縮寫。 5分鐘 直接切入中心,引起學習和探討的興趣。 繼續《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的讀寫訓練,養成收集資料的習慣。學習用簡練的話語交流資料。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了 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順序。(生先同桌交流)板書(住所、食物、安全、孤獨) 2、問:你想用什么方法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呢? (師及時評價小結方法) 5分鐘 目的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及人物整體把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a再次默讀課文,課文的哪個部分你最感興趣,最能引發你閱讀原著的強烈欲望,請在旁邊寫寫體會和原因。 b學生寫完后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在交流中相機了解荒蕪人煙的環境以及魯濱孫面臨哪些困難,是如何戰勝的。理解“簡陋、圈養、野蠻、叛亂”等詞并扣重點句體會人物品質) 10分鐘 自讀自悟,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4、交流成果,共享收獲 師小結:這些困難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關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這簡直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我們假設魯濱孫回到英國后他的經歷引起了轟動,各大媒體爭相采訪,你們覺得他們想了解些什么嗎?魯濱孫應如何向媒體講述自己荒島生存的過程呢?請大家來開一個記者招待會。 先在小組討論感興趣的話題,再邀請6名學生充當魯濱孫回答同學們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問題。 小結:魯濱孫在島上的經歷艱難、驚險,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難”中處處透著“險”,但他卻能勇敢地活著,對于這樣的魯濱孫你佩服嗎?請用一到兩個詞語來夸一夸他。(學生板書: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等) 師小結:文章只是一個縮寫版,原著描寫的更精彩,如果你讀后一定受益匪淺。 10分鐘 以活動交流的形式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緊扣課文重點語句,品讀感悟,體會人物品質。 用詞語概括人物品質體現語文的工具性 5、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師: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他的名字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那么,你在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么呢?(小結:學會生存) 假設填空: 1)假設你發現你家煤氣泄漏了,這時你家人都在睡覺,你會 。 2)假設你被匪徒用刀子頂住腰間實施搶劫,你會 。 3)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會 。 小組討論后回答 總結:(出示燈片)要使自己絕處逢生,當然需要個人的知識能力和足智多謀,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有渴望生存的意志。男人和女人都曾證明他們能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他們之所以能活下來首先是因為他們有活下去的勇氣。——摘自英國皇家特種部隊教程《生存手冊·前言》 10分鐘 拓展思維,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讓學生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
住所 食物 生 安全 孤獨存
(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