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推薦教案
1935年8月6日凌晨,沉悶的空氣令人窒息。一群全副武裝的匪兵將方志敏反銬雙手,押出獄中。方志敏意識到最后的時刻到了。他神色泰然,從容地向外走去。刑場就是贛江邊的下沙窩。方志敏那魁梧的身軀,猶如挺拔的青松,高高地屹立在贛水之濱。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江西人民的好兒子,終于為可愛的中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時年36歲。
光華永駐人間
父親的艱苦奮斗、流血犧牲為中華兒女樹立了光輝榜樣,他的錚錚鐵骨、耿耿丹心永遠銘記在人們心里。
黨中央、毛主席對父親給予了崇高評價。1937年1月黨中央機關報《斗爭》出了一期“紀念民族英雄方志敏專號”,發表了悼念文章,表彰他的英雄業績。毛主席曾多次無限深情地說:“方志敏同志犧牲了,志敏同志可惜了。”又說:“是王明路線斷送了他,王明路線把好多好同志都斷送了,像方志敏、何叔衡、劉伯堅。”1965年,毛澤東親自為父親題了墓碑。
抗日戰爭期間,敬愛的周恩來同志和葉劍英同志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工作,面對白色恐怖,經常用父親堅強不屈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辦事處工作人員進行革命氣節教育。葉劍英同志還在父親的一張遺照上題詩:
血戰東南半壁紅,
忍將奇跡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日,
又照秦淮一葉楓。
一次,周恩來同志在講到父親時,當場背誦了葉劍英同志這首詩,用以勉勵大家。當時在場的年輕同志深受教育,都跑到葉劍英同志那里,把這首詩抄在自己的本子上,用以自勵。
郭沫若同志讀到葉劍英同志的這首詩,即時揮筆,和了一首:
千秋青史永留紅,
百代難忘正學功;
縱使血痕終化碧,
弋陽依舊萬株楓。
楓樹,高大挺拔,葉紅似火,正是父親光輝形象的逼真寫照。
1955年,黨中央作出尋找父親遺骨的指示,江西省委成立了“方志敏遺骨調查領導小組”,開始了周密細致的尋查工作。為了尋找和安葬父親的遺骨,先后竟然達20年時間。
1965年,父親就義30周年,曾準備舉行他的遺骨安葬儀式。不久,一場浩劫席卷中華大地,儀式未能舉行。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8月6日,在父親犧牲42周年的時候,經黨中央批準,江西省委、省革委會為父親舉行了隆重的遺骨安葬儀式。中共中央,,鄧小平、葉劍英等黨和國家許多領導人送了花圈。父親的陵園位于南昌市北郊梅嶺山下,墓前豎立著毛主席的題字:“方志敏烈士之墓”。
1997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紀委第八次全會上引用父親遺著《死——共產主義的殉道者的論述》中的話:“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的成功……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江總書記說:“這是何等堅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精神情操!……我們每個同志都要有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浩然正氣。”
今天,父親已經犧牲64年。64年來,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以及他的遺著,教育了千千萬萬的革命人民,哺育了千千萬萬的革命英雄。《可愛的中國》再版,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發行儀式。1984年,鄧小平同志為父親文集題寫了書名《方志敏文集》。《清貧》已被編入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凡出生于新中國的兒童,成長于紅旗下的青少年,從小學到中學都受過方志敏烈士遺著《清貧》的熏陶。人們熟知其中一句話:“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