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腰千錢》《爺爺的氈靴》同步教學資源
《吾腰千錢》
教材理解:
本文是“珍惜”主題單元中的一篇文言寓言。這篇文章以一個近似夸張的寓言笑話為大家勾勒了一個貪財的溺水人形象:寧可丟掉性命也不忍心舍棄錢財。作者用諷刺的手法描摹了愛錢甚于生命的人的可悲下場。本文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悟文章,培養借助譯文自學古文,積累文學知識的能力。
2、培養誦讀古文的語感與技巧。
3、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正確處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在讀悟的基礎上,理解故事蘊含的深意。
教學難點:由現象到本質,聯系學習和生活實際,正確認識文章主題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跟老師一起學
1、你們最喜歡什么?為了金錢,你愿意舍棄什么?生命呢?讓我們看看這個永州人是怎么做的。
2、簡介作者柳宗元,了解其生平及主要成就。
3、閱讀。要根據詞義、句義進行斷句;突出重點實義詞;敘述與對話感情色彩要有所區別等。
4、重點詞語
氓:古義與今義的區別。
咸:全、都。程度副詞。
善:同擅,擅長。可以給學生簡單的介紹通假字的知識。
絕:橫渡。
濟:jì 第四聲。渡,到。組詞:救濟。多音字,jǐ 第三聲。組詞:人才濟濟,指數量很大。
有頃益怠:有頃,一會;益,更;怠,疲乏。
5、該用什么語氣、語調的變化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溺水者:貪婪與固執 同伴:關切與焦急
6、落水人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他兩次搖頭,分別代表什么?
如果你是落水人,該如何去做?
將結尾補上:
7、“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理解這句話,進而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思考:病態的追求必將使自己一無所有,甚至是生命。
8、將“金錢”與“生命”同“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聯系起來。
9、喜愛金錢,無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應當,但當這些與其他因素發生矛盾的時候該怎樣處理,這又是一個比較嚴峻的課題。讓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遠一些,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更為美好,更為重要的東西。
《爺爺的氈靴》
教學目標:
1、了解爺爺氈靴的曲折經歷,找到氈靴的曲折經歷對我產生的不同感受。
2、理解爺爺對氈靴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及對小作者的深刻影響。
3、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掌握文中的兩條線索。
教學重點:用細膩的語言,賦予變化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掌握文中的兩條線索。
跟老師一起學
1、你一雙靴子穿幾年?可是普里什文的爺爺一雙氈靴竟然穿了10來年,讓我們看看這不同尋常的氈靴吧!
2、作者簡介:普里什文:(1873-1954),俄羅斯著名文學家。
3、讀文,劃分段落。
全文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4),寫最開始“我”對爺爺氈靴的感受。
第二部分(5-10),寫爺爺得了腿病后,“我”對氈靴的感受。
第三部分(11-13),寫爺爺想辦法使氈靴完好如初,“我”對氈靴產生了新的感受。
第四部分(14-結尾),寫爺爺的氈靴派上了用場。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一)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一條主要線索就是“我”對爺爺的氈靴產生的那些想法。另一條是文章最后一句話。
(二)“我”對爺爺的氈靴產生了哪些想法?
開始爺爺的氈靴穿了好多年,破了修修補補,又跟新的一樣,以至于在孩子的心里產生“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后來爺爺的腿痛,需要穿著氈靴下河,氈靴損壞得很厲害,我又想:世間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然而,爺爺用冰把氈靴凍得更結實了,于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是永遠不會完結的。春天來了,冰化了,爺爺的氈靴散成了一攤,爺爺終于扔掉了氈靴,它的殘余成了小動物的溫馨的窩,長大后,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鳥窩時,我總要像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