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實錄
教學反思:
從來沒有在準備聽課時如此猶豫不定,直到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才定下講課的篇目——就是為能選一篇能使課堂出彩的課文,選來選去定下了這首詩歌。瀏覽了幾篇網上的教學設計,花費了很多時間,卻發現沒有那種一見傾心或者叫一看就知道能使課堂煥發生機、能使教師產生教學靈感的設計。不得已,只得苦苦思索能讓課堂的整體設計和過度時的語言組織以及能進行文本延伸的的設計。
設計的重點放在了“研讀使自己感受最深的詩節”上,力圖通過對第二節詩反復朗讀、體會、交流來加深對詩的理解。結果在課堂上,這里卻沒有交流起來,不得已我提前把“藝術人生”的設計提上來以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以來活躍課堂氣氛,效果還不錯,以此也作為了齊讀下一節詩的過渡,課堂的結尾以齊讀和齊背結束了課堂。
從教室出來覺得很多地方不滿意:
一、沒有在重點環節的研讀、體會上堅持下去,實際上這節課在“藝術人生”欄目結束時就應再繼續深入朗讀,而我卻直接過渡到了下一節詩的朗讀中——這好似本節課的最大遺憾。
二、有的環節淺嘗輒止。如王唱《英雄贊歌》時,王亞如唱的跑調時,我應該糾正并領全體學生再齊唱,但是我卻只是點評了一下了事。該展開的環節不能吝惜時間啊。
三、朗讀的直到還十分欠缺,如第二段的研讀知道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