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擠啦》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誦讀時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
2、能聯系現實生活理解詩歌中的道理。
3、使學生受到感染,心靈得到凈化。
重難點:體會詩中所蘊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擠”,談自己在生活中聽過、看過或親自經歷過的“擠”的現象,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2、把課題補充完整,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你對狄更斯了解多少?
2、狄更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根據課前資料介紹狄更斯:(1812—1870)英國現實主義作家是繼莎士比亞之后對文學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小說家,代表作者《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等。狄更斯生活的年代,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繁榮的同時,現實的階級矛盾也逐漸加深,剝削階級瘋狂追求利潤,想發橫財,工人們失業無家可歸,狄更斯從人道主義出發,呼吁統治者在追求個人的利益的同時,不能剝奪勞動人民的權力,勸戒統治者要講道理,有良知。
3、自讀這首詩,把字音讀準
嚴峻(jun)問心無愧(kui)
4、指名分節讀這道詩
世界那么大,為什么作者一再呼吁“別擠啦”?(不回答)
三、精讀課文,品味詩意
1、默讀課文
邊讀邊想,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聯系自己感受最深的詩句,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
2、重點指導:
a.你可以盡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間最好的一切。
只是你得保證,保證你自己不使別人受到壓抑。
師:在生活中有沒有人在盡情追求人間最好的一切時卻使別人受到壓抑的呢?
這句詩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什么?
(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時,不要侵犯別人的權利,要容納別人,不要使別人感情受到壓抑。)
齊讀第一句
“你,不要擠!世界那么大,它容納得了我,也容納得了你。”
師:世界能容納我和你的什么?
(思想、行為和心靈上的“擠”)
“你”指的是誰?“擠”又指的什么?
b.“給道德以應有的地位,
給每一件好事以恰當的鼓勵;
讓每一天成為一項嚴峻的記錄。”
師:你們平時這樣做過了嗎?結合你們自己的經歷來說說你對這幾句詩的理解。
(指名讀,齊讀這幾句詩)
師:世界那么大,為什么作者一再呼吁“別擠啦”?
(齊讀第二節)
四、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寫在書上,同學之間交流)
五、背誦這首詩
六、拓展
臧克家《有的人》
聽歌曲《你是這樣的人》
再結全課文談自己的感受:我們應做怎樣的人?
七、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回想自己或家人有沒有“擠”的行為,寫一篇日記。
評語:
一、把教學的觸角伸向廣闊的生活海洋
這首詩距離現在年代久遠,如何讓學生更快的融進詩歌里呢?教學設計中有很多這樣的片段,如:“你可以盡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間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證,保證你自己不使別人受到壓抑。”
師:在生活中有沒有人在盡情追求人間最好的一切時卻使別人受到壓抑的呢?
這句詩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什么?
教師緊扣文本語言,把教學的觸角伸向廣闊的生活海洋,在不經意中讓學生怦然心動,使文中的情感在學生心中生長。
二、在廣度中開闊學生的視野
教學設計最后,教師設計了一個拓展環節:讓學生讀臧克家《有的人》,聽歌曲《你是這樣的人》,再結合課文談自己的感受:我們應做怎樣的人?這種拓展不再是“由內及外”、“由此及彼”的單向延伸,而是多維度、高效度的立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