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學習資料)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祖國,我親愛的母親!"許多人這樣深情地贊美自己的祖國。祖國,在他們心中高于一切。無論他走到哪里,都無法把祖國忘懷。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將帶我們認識一位愛國音樂家--肖邦。
本文講波蘭音樂家肖邦懷著亡國之恨流亡異國他鄉,在國外他不忘國恥,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在他彌留之際,他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
課文按照肖邦所處環境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部分,第1、2自然段講的事情發生在波蘭,而第3~第6自然段內容發生的地點則在異國他鄉。
第一部分又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
第一層是第1自然段,講波蘭被歐洲列強瓜分,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
第二層是第2自然段,寫肖邦的老師、同學在華沙城外送別肖邦。
第二部分也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
第一層是第3、4自然段,講肖邦日夜思念祖國,忘我地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
第二層是第5、6自然段,寫肖邦在異國他鄉去世,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
文章以肖邦愛國為感情線索,以肖邦和祖國的關系展開敘述。由此,我們可以用小標題的形式把握文章的思路—
祖國淪陷--告別祖國--思念祖國--難舍祖國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點 評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彌漫著
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
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在城 環境描寫。
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
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
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 離別的時刻,老師的叮囑里飽含著對學生不忘祖國的殷切希望。
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假使你遠走他
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
:"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
記自己的祖國呀!"肖邦感動地點了點
頭。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
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肖邦說:"這里裝
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
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再也
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
鄭重地從老師手里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
杯,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后登
上馬車,疾馳而去。
【欣賞】
"祖國被瓜分,人民被欺凌、壓迫,而年輕的自己能做什么呢?"肖邦目睹祖國的命運,一定會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維斯瓦河上霧氣啊,是不是也在為肖邦沉重悲憤的心情伴奏?此處的自然環境的交代,難道不也渲染著肖邦內心的郁悶和痛楚嗎?有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此處正是明證呀!送別有多種,而哪一種能抵得上被迫離開祖國前的送別那么沉痛和悲涼?在霧氣里,你是否也仿佛聽到《即使你遠在異鄉》旋律的哀婉?
別情依依,縱有千言萬語也不足以道盡離別的情懷,而"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quot;是言雖簡而意味深,老師的一片誠心可鑒啊!年輕的肖邦此時內心一定涌起著情感的波瀾。當老師送上特殊的禮物--祖國的泥土時,他終于"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是什么讓他如此感動?是什么讓他如此牽掛?從他接過盛滿泥土的銀杯時的"鄭重"里,我們分明找到了答案:是祖國!從他的回首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堅定的目光傳達出的信念:祖國,我永遠不會把你忘懷!這是一個去國離鄉的游子對你深沉、熾熱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