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1.初步學會閱讀介紹科學知識文章的方法:從事實中把握知識要點,并了解怎樣運用語言文字,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
2.了解動物冬眠的知識,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
3.掌握本課7個生字,理解“蕩然無存、野性難馴”等28個詞語。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閱讀介紹科學知識文章的方法。
難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
教學準備: 課外閱讀《動物王國之最》,收集關于動物休眠的資料。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質疑問難。
2.初知大意,根據(jù)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段。
(二)教學過程
1.回顧導入。
《會說話的燈》、《航天飛機》是什么課文?這類課文有什么特點?
我們學習這類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重要的是學會閱讀的方法。
齊讀“學習提示”。(把握知識要點、琢磨介紹方法)
揭題。說說你對“冬眠”的了解。通過課文學習,還想了解一些什么?
2.自讀。
(1)通讀全文,劃出問題。
(2)自學生字詞。
(3)《冬眠》講什么?什么是冬眠?造成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質疑問難:哪些問題希望在課堂上研究解決?
3.閱讀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這段講什么?
指名讀,思考課后第1題:“我決定把它帶回家,看看它怎樣冬眠”這句話在課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根據(jù)這句,課文應該介紹些什么?
(刺猬什么時候冬眠?冬眠時怎樣?什么時候結束冬眠?)
小組議——全班討論——齊讀第一段。
4.分段。
按“準備觀察——進入冬眠——觀察發(fā)現(xiàn)——結束冬眠”的提示分段。
交流分段結果和理由。
5.作業(yè)。
(1)作業(yè)本上第1題。
(2)讀書并收集有關動物冬眠的資料。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段,搞清動物的冬眠及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
2.了解科普說明文嚴謹準確的寫作特點和運用數(shù)字寫法的
好處。
(二)教學過程
1.檢查:看拼音寫詞。根據(jù)意思寫詞。
2.閱讀。
(1)默讀第二大段。
要求:根據(jù)課文內容,整理有關知識,制作提綱式的說明卡片。
(2)交流卡片內容。
哪些是作者的觀察?哪些是他轉述書上的知識?觀察獲得的與書上轉述的有什么共同點?
(3)重點學習第4自然段。
①用“不是……而是……”句式說說冬眠是什么,為什么說不是動物睡眠。為什么冬眠和日月扯不上關系。
②齊讀“一般地說……低溫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
研究“一般地說”‘但是”‘因此”在句群中的作用。
(“一般地說”不排除三伏天進冰箱的冬眠。“但是”表示轉折。這轉折句和“一般地說”都構成“因此”這個結論的論據(jù)。)
(4)快速讀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寫作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冬眠》是作者敘述觀察刺猬冬眠情況的,為什么要用第4、5自然段轉述書本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