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銘心的國恥》教學設計之二
刻骨銘心的國恥
教學目標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研讀句子:“從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體會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滔天罪行及險惡用心。
3、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育學生毋忘國恥,為振興中華努力學習。
過程預設
一、詩圖結合,震撼心靈
1、課件出示:《狂雪》
“南京大屠殺”,一場令世世代代中國人警醒的慘案,一位名叫王久辛的軍旅詩人,在南京江東門紀念館的銅版墻上留下了這樣一些文字:
在歷史中
在南京在1937年12月13日里
以及自此以后的六個星期中
野獸四處沖鋒八面橫掃
起先是大霧一樣的恐懼彌漫
而后是狂雪一樣的噩運從天而降
2、這是怎樣的“噩運”,先請看一組畫面。(播放課件。)
3、看著大家凝重的神色,我能感受到大家沉重的心情。走進這段硝煙與血光交織的歲月,看著自己的同胞、親人這樣被日寇慘忍地殺害,這僅僅是我們幾個人的恥辱嗎?這是中國的恥辱,這是一種怎樣的國恥?(揭題)大聲讀:刻骨銘心的國恥
4、面對這場屠殺你想用什么成語來形容呢?(按“恨”的字形板書學生說的詞語)
二、直奔重點,深入挖掘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剛才畫面所揭示的南京大屠殺進情形的一段文字。(學生讀課文交流后出示文字)
從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僅僅6個星期,毫無人性而又發了狂的日寇以槍殺、刀砍、焚燒、刺戮、活埋、水溺等殘酷手段,對待我無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裝的國民黨軍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剛出生不久的嬰兒。30多萬人慘遭屠殺!日寇把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歷史名城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2、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從“僅僅6個星期”與“30多萬”的強烈對比來感受憤怒)
3、以“槍殺”體會手段殘忍
過渡:1937年12月13日,人類的祭日。日軍攻占了南京,南京成了人間地獄。日寇是如何槍殺我同胞的呢?
出示:草鞋峽屠殺。生讀句子,說說你讀后的感受?哪些文字帶給你的?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過渡:同學們哪,57400人哪,頃刻間就倒在血泊里了。根據資料記載,南京大屠殺中集體屠殺有28次,共殺害19萬人。你們找找看,課文哪里還寫到了集體屠殺?
出示:“萬人坑”。你讀后是什么滋味?請問,你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感情讀這段話的?哪些文字給你帶來如此憤怒呢?
同學們,在30多萬遇難同胞中,許多中國人都是這樣地被1萬、2萬、5萬地集體屠殺的!當你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請你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讀這些句子吧!
過渡:被日寇屠殺的這30多萬里除了被卸去武裝的國民黨軍人之外還有()?“年逾古稀”是幾歲?是超過七十歲,你說這樣的年紀還有什么反抗能力?而這些強盜連他們不放過?誰家沒有老人,誰家沒有小孩?而且還是剛出生不久的抱在懷里“嗷嗷”待哺的嬰兒呀!他們連這都下得手。你還從哪里看出日寇屠殺嬰兒的罪證?
4、毫無人性、屠殺嬰兒,暴露野心
這白骨使人毛骨悚然,又令人怒火滿腔,尤其使我難過的是那個只有拳頭大小的顱骨,這分明是一個幼兒的遺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