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經過六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初步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理清條理,寫出課文的提綱,但這之中也需要老師給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基本都能通過理解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描寫的是詩人站在鐵索橋上,思緒萬千,追憶紅軍當年飛奪瀘定橋激烈戰斗的場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詩共四節,感情強烈,借景抒情,節奏鮮明,瑯瑯上口。
教學目標:
1.了解本首詩歌主要內容,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事跡;
2.根據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及畫面展現的特點朗誦詩歌,注意讀出感情,讀出節奏,并注意引導學生對韻腳“ang”的認識,從詩歌的壓韻中感受詩歌的節奏;
3.感覺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緬懷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第二小節,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事跡,體會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朗讀訓練,通過讀來感悟詩情
教學準備:查找瀘定橋的資料、閱讀《七律·長征》和《飛奪瀘定橋》等文章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請同學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四川有哪些重要的古跡或風景名勝私下安排學生,讓學生在事后有成就感。
2教師導入:剛才**同學和我們說了不少真讓我們大開眼界,也讓我們心向往之。大四川還有一處古跡為人們所熟知,這就是同學們在四年級曾接觸過的瀘定橋。瀘定橋位于四川省瀘定縣內,橫跨大渡河。大渡河河谷寬闊,河水浩蕩,氣勢磅礴,欲爭脫群山的束縛,以氣吞山河之勢,奔流而去。橋面臨江水之上十幾米,橋下江水咆哮如雷,莫說從鐵索橋上走過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就在這樣的天險之地,卻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由于瀘定橋由十三根鐵索組成,所以又稱為鐵索橋。今天我們來學一首顧工的現代詩《我站在鐵索橋上》,看看,當詩人站在鐵索橋上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又為什么會這樣浮想聯翩呢?
3學生自讀詩歌
自由讀,初讀的目的是讀通讀順,掃清障礙
4教師范讀,做到脫稿,讓學生不看課本,盡量用語言將學生帶入情境
5學生個人讀,學生互評 最后齊讀
6說說讀了之后,你讀出了哪些內容,知道詩歌寫了什么。(一句話說,不一定要概括)
注意表達:我讀出了。。。。。。/我看出了。。。。。。。/我知道了什么。。。。。。(是為培養學生發言或回答的模式)(教師點頭即可,不要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