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落日》案例及評析
一、研讀自悟。師:三亞是一座海濱城市,它地處熱帶,所以有許多獨特的熱帶風光?,這是一張三亞的圖片(播放課件,學生觀看)你們覺得三亞怎么樣?
生:美。
〔評析〕優美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面對三亞獨特的熱帶風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形成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師:三亞哪美?怎么美?我建議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詞或句子。
師:好,咱們來交流。交流方法:先讀一讀找到的詞或句子,再說說它美在哪兒?能講出理由更好。
生:“藍藍的天與藍藍的海融成一體,低翔的白鷗掠過藍藍的海面,真讓人擔心潔白的翅尖會被海水蘸藍了!蔽矣X得海水真是太藍了,就像一缸染料。
師:請你再讀一讀這句話,將體會到的美在朗讀中表現出來。
生:我覺得“挺拔俊秀的椰子樹,不時在海風中搖曳著碧玉般的樹冠”這句話很美。我仿佛看到了椰子樹筆直的樹干,碧玉般的樹冠。這句話寫出了椰子樹形態和顏色的特點。
生:我認為“海灘上玉屑銀末般的細沙,金燦燦、亮閃閃的,軟軟地暖暖地搔著人們的腳板,誰都想捏一捏、團一團,將它揉成韌韌的面”這句話很美。這句話不僅寫出了細沙形態和顏色的特點,而且間接寫出了當時太陽光還很強烈,太陽還沒有開始滑落。嗯……我讀讀這句話,你們聽聽,看我讀的有沒有美的感覺,然后給我提提建議。
〔評析〕專題引讀,激發學生自主地發現美、認識美、理解美;在朗讀、交流、評價中理解語言文字,豐富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悟性。
師:你們愿意把這幅熱帶風情圖畫下來嗎?(學生畫畫)
生:請大家給我的這幅畫提提意見?
生:你抓住了三亞景物顏色的特點,只是海鷗可以再畫低些,最好是翅尖蘸到海水。
生:椰子樹的樹干再畫細些,這樣才能顯得挺拔俊秀。
〔評析〕葉圣陶先生曾說:“必須驅逐我們的想象,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領悟情境!痹诶斫庹n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盡情地畫,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參與評價使學生的自主性明顯增強。
二、質疑探究。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太陽滑落的過程。學習過程中遇到什么疑惑,用筆做上符號。
師:學習中你遇到疑惑了嗎?
生:我不理解為什么能把太陽比作“頑皮的孩童”?
生:太陽又為什么能比作“大紅燈籠”?
生:太陽和“跳水員”又有什么相似之處?
生:剛才三個問題我都有點懂,但我不懂為什么同一個太陽能比作三樣不同的東西?
師:這些問題老師都會,要老師把答案告訴你們嗎?那怎么辦?
生:我們自己聯系上下文再動動腦筋。
生:我們找要好的同學商量商量。
師:好,就聽你們的。
〔評析〕教學沒有指令性,完全由學生憑借學習和經驗,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討論熱烈。
三、合作感悟。
生:孩童玩了一天身上很臟,回家之前要拍拍身上的灰塵,而此時的太陽也正“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它們很相似。
生:我還有補充。此時的太陽是“紅撲撲”的,而玩了一天的孩童臉也脹得通紅,所以能這么比。
生:慢慢滑落的太陽“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是因為燈籠外面都有一個罩子,光芒也不是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