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落日說課稿
三亞落日的全過程,我緊扣文中三句描寫落日的比喻句,引導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靜態美和動態美。通過引導點撥、朗讀品味、想象日落時變幻奇異、瑰麗無比的大自然景象,從而深深體會到三亞風光美,在這樣飽含詩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學生對作者情不自禁的贊嘆“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轉化為發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學生不難回答“像孩童”。再進行研讀:哪些地方寫出了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估計學生很快就會抓住“紅撲撲、抖落、濺出”這些詞語體會到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為了讓學生體會蘊含在語言文字中作者對夕陽的喜愛,我采用教師范讀,學生想象并結合動作去感受夕陽“孩童”般的快樂形象。再指導朗讀,抓住重要詞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由此體會三亞落日那富有詩意的情景。
學習其它兩句比喻句時,我也將采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我讓學生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輕讀想象,體會大紅燈籠在“碩大無朋”的床面上頑皮蹦跳的可愛情趣,感受似跳水員“輕快靈敏彈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三亞濃濃的熱帶風情后,抓住“三亞落日美在何處”貫穿教學,抓住落日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態也隨之變化。抓住“紅撲撲”“抖落”“濺出”等詞語來進行指導,體會三亞的自然風光之情。
4、圖文對照,指導背誦。課的最后,我將留5分鐘左右,讓學生先理后背,逐段擊破,再連段成篇進行背誦練習,以競賽加星插紅旗來激勵學生,提高背誦能力。讓優雅活潑的日落畫面定格在學生腦中,讓詩意的文字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積累運用之目的,為學生今后的閱讀寫作類似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對學生情感的一種熏陶。在感悟的基礎上再次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悟、體會予以內化,自然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對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層次地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畫面美,讀出意境美,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簡潔、概括、重點突出的板書能給學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據本課教學特點,我設計
板書:
像孩童
三亞落日 像大紅燈籠
像跳水員
六、拓展延伸
設想讓學生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日落景象,進行一次小練筆,學習作者用豐富的詞匯,正確生動的比喻、擬人等寫法,進行寫作練習,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