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這一課主要寫戰爭年代,聶榮臻將軍關心照料在戰火中受傷的兩個日本孤女,并設法將她們送往日軍駐地。戰后,長大成人的孤女專程前來中國看望將軍,不忘將軍救命之恩。這件事成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從中我們可以感受聶榮臻將軍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情懷。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煞譃樗膫部分:第一自然段寫八路軍戰士從炮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第二、三自然寫聶將軍無微不至地關心兩個日本孤女。第四、五自然段,寫聶將軍設法將兩個日本孤女送往日軍駐地。第六自然段,寫由親友撫養大的日本孤女專程來中國看望并感謝聶將軍。文章語言樸實,內容真切感人。教學中讓學生反復誦讀,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聶將軍照顧兩個日本小姑娘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感受他的崇高形象。
(二)教學目標:根據課文內容,從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出發,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課文內容說出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使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教學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 體會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寬廣胸襟以及他的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難點是體會聶將軍說的話,進而讓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二、說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將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法。
1、采用品讀感悟法,以課文語言表達的特點為切入點,抓住形象具體的感人細節,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反復品讀感悟,體會語言表達的特點,感悟人物形象,體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學習寫法。
2、根據本課教材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后聯系、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多渠道接受信息。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細細揣摩,想法設法創設相應的情境,突破難點。三、說學法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在于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真正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就必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要以“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為基本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思考,發揮、表現以至于演示的機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因此采用以下兩種學法:
1、質疑探究法。圍繞:“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進行提問,然后抓住描寫聶將軍的細節,讓學生主動探究。借肋文中的插圖提問:從圖上你看到什么?感覺到什么?再進一步交流對描寫聶將軍音容舉止的重點語句的探究,體會到聶將軍非常細心,從而體會聶將軍的“菩薩”心腸。以學生的感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以讀代講,練習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