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領學生走進一片生命的林子
她帶領學生走進一片生命的林子—— 看云(薛瑞萍)《生命的林子》第二課時課堂實錄及點評
授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教科書《生命的林子》
授課時間:2004年10月23日
授課班級: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中英文學校六年級
背景:《小學青年教師》編輯部和贛榆教育局、贛榆中英文學校聯合舉辦“小學新理念新課標新實驗教學研討暨名師展示課”活動,邀請看云、周益民等名師上課,《小學青年教師》主編蔡東彩親臨會場。
師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大家齊讀課題。
生 :(齊讀)生命的林子。
師 :男生讀,女生讀。
師 :(出示幻燈片1)
生命的林子
玄奘 法門寺 名僧
師 :找出寫這幾者關系的句子。
師 :幻燈片出示學生找出的兩句話:
1、法門寺就是這一片莽莽蒼蒼的大林子。
2、在法門寺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修行,終于成為一代名僧。
師 :齊讀,試著把聲音放低點。
(師范讀)
(生齊讀)
師:法門寺是怎樣的一座寺廟?找出寫法門寺的句子。
師 :玄奘是誰 ?
生 :孫悟空的師傅。
師 :他還有一個什么名字?
生 :三藏。
師 :我們知道唐僧遍訪天下名寺,他在法門寺修行。這是怎樣的一座寺廟呢?
生 :是個香火鼎盛的名寺。
生 :是個名滿天下的名寺。
生 :這里喧喧嚷嚷、名僧濟濟。
生 :是個香火鼎盛的寺廟。
師 :(出示幻燈2)
法門寺是個香火鼎盛的名寺 ,每天晨鐘暮鼓,香客如流。
法門寺是個名滿天下的名寺,水深龍多,集納了天下的許多名僧。
師 :輕輕讀讀這兩句,你對哪些詞語有感覺 ?
生 :晨鐘暮鼓,香客如流.
生 :名滿天下,水深龍多。
師 :讀這兩句。對這四個詞強調一下。聲響不代表有感情。讀第二句,聲音揚一點,聲響不代表吵。齊讀。
師 :作為一位和尚,你是什么感覺 ?
生 :自豪。
師 :如果不是法門寺,而是個普通的小寺,你有什么感覺 ?
生 :慚愧。
生 :向往。
生 :羨慕。
師 :你想象自己是不同的角色,讀一下。
師 :想象一下,玄奘帶著向往、自豪而來,可是文中開頭可以看出,向往沒有了,自豪沒有了。想一想,有人勸玄奘離開有什么原因?
生 :到小寺可以成為名僧。
生 :香客如流,厭煩,勤學苦練還不如寺里的許多僧人。
師 :下面有玄奘和方丈的對話,找找讀讀。
師 :你選擇哪個角色讀。
誰來做玄奘,誰來做方丈?
(生讀兩人對話)
師 :這是一段關于燭火和太陽的對話。問燭火和太陽,實際上問的是什么?燭火和太陽有什么不同?
生 :太陽是自然的,對人類作用大,太陽照耀天下。燭火光亮微弱。
生 :我有不同的看法,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
師 :好,燭火有沒有太陽做不到的地方?
生 :有,夜晚沒有太陽,用燭火。
師 :太陽只有一個,而燭火有無數。你回答得很好。
生 :玄奘想做太陽,所以想去小寺。方丈帶他去看兩種樹,第一種是什么?
生 :這棵樹亂枝縱橫,樹干又短又扭曲,只能做薪柴。
師 :為什么這樣,是沒有陽光雨露嗎?
生 :沒有競爭。
師 :方丈希望他成為的和他自己是第二種樹,它是什么樣子的?
生 :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樹秀齊、挺拔。
師 :為什么會長成這樣?原因在哪?
生 :為了一縷陽光,為了一滴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于是它們棵棵成為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