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學案例
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其實是學生習作的藍本,它們的構段方法和語言表達各不相同。教師要充當有心人,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各類文章的構段和表達方法,找出規律,進行形式多樣的寫段訓練。把教落實到“寫”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訓練學生構思成文。
一、訓練要求(讀寫結合點):
仿照課文段落先總后分的構段方式再介紹一種大自然的文字。
二、讀寫結合點選擇理由分析:
1.仿構段練筆
《大自然的文字》一課,在教材文本中,有著作者豐富的聯想,在聯想中使語言充滿情趣和豐富的內涵。在教學中,要挖掘出其聯想的功能,打開學生的思路,引領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心靈體驗中感悟語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讓學生頭腦中蓄滿的靈性放飛出來。我引導學生品析寫“云是大自然的文字”一段,首先引導學生品讀,認識寫作的方法以及片段的結構形式,以及片段是以總起句來寫云是什么文字,再認識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闡述云是大自然的文字以及作用。
2.仿篇章練筆
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文內容,向生活實踐延伸找準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相似版塊,通過學習將課文的內容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激發學生回憶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記錄生活、描繪生活。如學習了課文,可以“大自然的文字”為主題,讓學生來介紹一種文字。
三、讀寫教學教案:
……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快速瀏覽第三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云,也是天空這本大書上的文字。)
2.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全段圍繞這句話展開敘述,這樣的構段方式是——先總后分。板書:先總后分
3.仔細品讀第三自然段,課文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交流:
5.教師小結:課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闡述云是大自然的文字以及作用,使語言文字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
▲片段練寫
1.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例子都是大自然的奇妙文字。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觀察到的、從書本中看到的或向別人請教到的大自然中的種種景象,也向大家介紹一種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構段方法。
2.學生練寫。
3.交流
四、效果分析
這樣的練寫,學生就把文中已理解的好詞好句遷移內化運用起來。這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又是進一步內化運用語言的有效手段。同時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鍛煉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通過課堂上有意識的、長期的培養,使學生得到了良好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附學生習作:
在高聳入云的山峰上,也有大自然的文字哦!在你攀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人們會看到一塊塊像壁畫似的巖石。也許有人會猜測,是誰那心靈手巧,在這里刻上那么精美的圖案呢?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就會說,這是大自然“刻”上去的!在很久以前,這里曾經是汪洋一片,這些精美的圖案是三葉蟲的化石,三葉蟲死亡后,尸體一直留在這。隨著地殼運動,海洋上升成陸地,于是就有了這些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