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一)》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勤于收集資料"和"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課外閱讀材料每生各自準備。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使學生了解學會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想寫一篇介紹我們沙溪這江南古鎮的文章。你們說老師需要做些什么準備?
2、老師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
。ㄊ占嘘P資料等等。)
3、引導學生說說收集資料的好處。
4、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于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觀察圖片,引導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第一頁插圖。
(1)三幅圖上學生分別在哪兒?在干什么?
(上方學生在閱覽室查閱資料,并將查到的資料抄錄到筆記上。
下方幾位學生在學校的圖書館收集資料,有的在查閱,有的在摘抄,他們都很專心。
中間一位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粘貼到活頁紙上
他們都在收集資料。)
2、收集資料有很方法,我們看第二頁插圖,想一想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
交流:(可以通過看報刊、網絡、參觀展覽、采訪、訪問來收集資料)
你還有哪些收集資料的方式?(討論后再交流)
3、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觀察第三頁的圖片。
交流并歸納:
。1)做摘抄筆記。即認為有價值、有意義、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類摘抄,這樣便于查閱)。
。2)制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于資料分類。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資料,以制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4)編輯剪報。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資料,以制成小報的形式積累。
。5)引導學生了解:還有錄像、錄音、復印等收集資料的方法。
三、引導學生觀察第三頁下面的圖片,讓學生暢談學習的收獲。
。▽W生向老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匯報收集資料的心得!
四、作業
在今后要養成收集資料的習慣,開始收集各種資料。(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資料。
板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一)
學會搜集資料
方法:做摘抄筆記
制作資料卡片
拍照片
編輯剪報
錄像、錄音、復印……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懂得不僅要勤學而且要多問的道理,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一、指導觀察課本第四頁插圖。
1、讀題:"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a.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