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將軍和日本小姑娘教案
(4)一學生答:“臨行前的一天,聶將軍和這兩個孩子一起照了相。”和兩個孩子相處幾天后,他顯得依依不舍,想拍個照作個永久的紀念。
(5)學生:“然而,激烈的戰(zhàn)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為了保證兩個孩子的安全,聶將軍決定把她們送回石家莊的日本指揮部去,讓日方把孩子轉送回國,交給她們的親友。”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將軍忍痛割愛。
小結:是啊,送別這一段中有許多文字句子、細節(jié)描寫都體現(xiàn)出將軍的至仁至義。我們一起再來讀一下,感受一下。
齊讀4、5節(jié)。
b課文其他地方還有這樣的句子嗎?
(1)學生:
聶榮臻將軍知道后,立即叫前線部隊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對戰(zhàn)士們說:“雖然敵人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shù)的同胞,但這兩個孩子是無辜的,她們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照料,決不能傷害日本人民和他們的后代。”
我從這個句群中感受到將軍對孤女的關愛。特別是立即這個詞語。說明他怕孤女在戰(zhàn)場出意外。
另一生補充:我從“雖然、但、決”這些詞語中更讀出了將軍的那種對日本小姑娘的愛,以及王老師你前面說到的兩種態(tài)度。
師: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讀好。引讀齊讀。
(2)學生:“兩個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揮部。聶將軍先抱起不滿周歲的小妹妹,看到她的傷口包扎得很好,便馬上讓警衛(wèi)員去老鄉(xiāng)家給她找奶吃。然后,又慈愛地拉過那個大一些的女孩,親切地問她叫什么名字。聶將軍見這孩子兩眼里流露出驚恐的神色,就拿過一個洗干凈的梨子,和藹地說:“這梨洗干凈了,吃吧!”開飯的時間到了,聶將軍把美穗子拉到懷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給她喂飯。”
他為孩子找奶吃,為孩子洗梨,甚至為孩子喂飯,他的動作那么慈愛語言又那么親切。讓人覺得她可以親近、可以信任。他真像他們的父親。
(3)這個女孩叫美穗子,她不會說中國話,只是不停地說:“媽媽死了,媽媽死了……”美穗子見聶將軍和善可親,便接過梨慢慢地吃起來。幾天以后,美穗子一點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著將軍的馬褲,跟著將軍跑前跑后,可親熱啦!
從美穗子的神情上,我看出將軍確實和藹可親,從陌生到熟悉,到可以信任。她才會這么無拘無束。
這個同學找得也很準,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他找的這句與前面我們交流的幾句有此不同,你們看出來了嗎?
介紹兩種不同的描寫方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三指導背誦。
第三節(jié)描寫雖然瑣碎,但集中體現(xiàn)了聶將軍的仁慈與對日本小姑娘的關愛。我們一起來把它背出來。
指導背誦。教師范背。學生試背。齊背。
四、大家找得句子可真多,其他段落里也還有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作業(yè)布置:朗讀課文,背誦第三節(jié)。習字冊書寫。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所什么樣的了解?對于主人公聶榮臻呢?
(學生自由談)
其實在文中的其他段落里我們還能感受到到 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感受。
二、繼續(xù)精讀課文
(1)學生:我感覺到除了聶將軍對日本孤女至仁至義外,普通戰(zhàn)士也是如此?
師:哦,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從第一節(jié)。讀“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次戰(zhàn)斗中,--------又受了傷。”一段。我從戰(zhàn)火二個字中體會到特別深,戰(zhàn)火是無情,子彈是無眼的,但八路軍戰(zhàn)士們卻冒著槍林彈雨,救出了兩個敵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