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審美教育例談
四、從蘊涵的意旨中揭示思想美。
通過以上的審美教育,學生領略了美好的人物形象,欣賞了雋永的意境,感悟了絕倫的音樂魅力后,獲得了美的享受,受到了美的教育。回品《月光曲》又總感覺到這種美似乎被罩上了一層哀婉、悲涼的情感,實質是蘊涵在字里行間的一種意旨,流露了作者的感情傾向。教學時,要引領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進行思考,緣情曉理,使學生情感升華,從理性角度認識美感,從而達到揭示文章思想美的目的。窮兄妹倆對話時,哥哥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 筆者引領學生抓住“貴”與“窮”的辨證關系,使學生認識到他們家實在太窮了。又抓住茅屋內的單調、寒酸的陳設布置以及月光照射下的“清幽”氛圍,充分讓學生感知了“窮”,從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貧富的不均。作者以美的筆調,哀憐的心情關注了窮苦人民,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黑暗社會的痛恨之情。
總之,以上筆者著重從鮮明的人物形象、廣遠的意境、優美的樂曲、蘊涵的意旨等角度較成功地對學生進行了人格美、自然美、藝術美、思想美等方面的審美教育,達到了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