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教學案例
案例類別:課堂教學設計類
學科:小學語文教材版本:北師大版第十二冊《學步》
一、教材分析:
文章以一個父親的角度記敘了自己看著兒子學會走路時得搖搖晃晃,踉踉蹌蹌和一次摔倒的情景,表達了父親對孩子走好人生之路的囑托和期望。
二、教學目標:
1.掌握部分難讀詞語的讀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一邊讀、一邊想了解兒子學走路時的情景,并在體會字里行間句子、詞語意思的基礎上,感受父親對兒子學步過程中的一連串內心體驗,進而理解父親的愛。
3、通過學習課文,能對自己如何面對人生之路有比較清晰地認識,知道要勇于面對困難,腳踏實地。
三、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詞句,感受父親對兒子學部過程中的內心體驗,并通過學習此文,認識走好人生之路需要面對困難,腳踏實地。
四、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趙麗宏的作品《舔犢情》。
五: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畢業前語文學習的最后一個主題單元是“告別童年”(板書)
童年是每個人經歷的最美好的時光,這期間有著太多精彩瞬間和難忘的記憶。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同學們小時候學習走路的照片,一起來看。
過渡:聽得出來,我們學習走路的過程是溫馨的、是甜蜜的。但也不僅僅是這些,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對學步有更深刻的理解。(設計意圖:照片的連續播放幫助學生回顧小時候學習走路的情景,重溫那是溫馨、甜蜜的回憶。)
課堂教學:
(一)導課:
1、 齊讀課題:回顧預習
2、 回顧預習,其間正音,幫助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交流閱讀后的初步感受。
(二)了解兒子學步的情景
1、 師過渡:爸爸媽媽用照片留住了我們小時候學習走路時精彩的瞬間,而作者趙麗宏卻用自己細膩的文字和情感再現了他小時候學習走路時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自由讀課文,兒子學習走路時那一幕幕的情景映入了你的眼簾。一邊讀,一邊把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2、 集體交流
3、 師引:同學們,我們來聚焦這幾幅畫面,再來讀讀這幾段話,看看兒子學習走路的過程是怎樣?
4、 學生學后交流,有可能結合句子談出以下感受: a、驚喜、興奮的過程 b、快樂的過程 c、堅持的過程 d、好奇的過程 e、有危險的過程
5、師過渡:正像你們所說:兒子學習走路的過程既充滿驚喜,又飽含快樂。雖然處處潛伏危險,卻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那份堅持與執著。那就讓我們再次重溫這些畫面,感受父親眼里的兒子。(課件出示)“小時候,兒子是這樣子學習走路的……”
6、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設計意圖:初步了解“兒子”學習走路時的情景,體會學習走路是驚喜、興奮、好奇、也暗含危險的過程。)
三、了解父親的感受,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
1、師過渡:多么溫馨的畫面,多么甜蜜的回憶。看到孩子搖搖晃晃地學習走路,做父親的心里有什么感受?要讀懂他的心,就要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就要關注細節,請同學們從頭來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圖畫出重點的句子、詞語,哪怕一個標點符號。靜下心好好品讀你劃出的句子、詞語、標點暗含的情感,把你對父親內心的理解簡要地寫在旁邊。
2、學生自由學習,師巡視,請生寫出閱讀的感受,概括為關鍵詞:驚喜、興奮、擔憂、緊張、心疼、期望、呵護、祝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