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過河》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思想:本課依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為宗旨,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全課采用主體式教學,讓學生緊緊圍繞玩墊子這一主題展開活動(一個人玩墊子、兩人合作玩墊子、小組合作玩墊子)。教師以玩伴的身份出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增進師生間的友誼,教學中創設有大量的情景,從而達到開拓學生思維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效果。此外,還將游戲和競賽貫穿其中,以培養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自學、自練,分小組學習,在體驗中自主發展。最后,教師加以歸納、總結,充分體現自主、合作的教育教學思想。學生情況分析:一年級學生關節伸展性好、活動范圍大,適合發展柔韌、靈敏和協調能力。另外,學生還具有好動、好玩、好思考等特點,但其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所以本課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創造”,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通過體育鍛煉來滿足其鍛煉愿望和集體榮譽感。在活動中,他們喜歡表現自己的勇敢、果斷和毅力。所以在教學中安排了競賽活動來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通過評選最佳搭檔,最佳合作小組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我校一年級的學生平時喜歡做跑、跳等運動,學生對雙腳跳這一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通過本課學習,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基本運動的能力,發展其終身體育意識。教材分析:雙腳跳屬于課程標準“水平一”身體健康學習領域中的內容,它是最貼近學生生活,也是學生幾乎每天都要接觸的運動之一。跳躍運動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靈敏、速度、力量、協調等素質和能力;通過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敢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踏石過河游戲可以培養學生手腳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靈敏性。接下來我簡單說說上完這節課的一點感想。我覺得整節課學生通過一個人玩墊子,兩個人玩墊子,到小組在合作中玩墊子,這合作教學在教學環節中體現的還是比較明顯的,整個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流暢的。在情景導入環節學生快樂地進入了角色(當個小司機),融入到整堂課的學習中去,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雙腳跳的動作要領,在踏石過河游戲中通過競賽讓學生感覺到游戲中的快樂,更加喜愛體育課。在獨自玩墊子時學生充分的展現自我,在合作探究中體驗成功的樂趣,發展了學生靈敏性、協調性等多種能力。教法上以學生的認識規律為主線進行設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自主練習中去學習動作,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學會合作。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本課的執教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但自己的語言不夠形象化、兒語化,并且每個環節的連接詞說的不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多一些表揚和鼓勵性的語言,讓更多的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學有所成。”這點也做的不是很好,我的評價比較單一。一年級學生其實對體育課是很喜歡上的。但因為我原先上課的都在內操場,那天因為天氣的緣故內操場很濕,于是把場地移到了外操場,因為場地比較大,又沒有在外面上過,于是在自由玩墊子的時候學生分散的太開,不太好組織,導致我花在組織隊伍的時間比較多。加上學生初次來外操場上課,比較興奮,顯得比較吵。再說那天風特別大,有些學生的墊子飛走了。我忘了準備多余的墊子,因此課堂上顯得有點亂,這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所以以后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天時,地利等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