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三 大自然的教科書
3.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片段訓練。
[教學重點]
感悟課文內容,寫讀后感或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表達方法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成長的小故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老師。在家里父母是我們的生活啟蒙老師;課堂上有向我們傳播知識、啟迪智慧的老師;大自然也是我們最忠實的老師,當然,蟲子也能成為我們的教科書。
板書:大自然的教科書
2.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引導讀文
1.同學們有很多想知道的問題?那么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
2.交流: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幫助?全班交流。
3.通過剛才“質疑——解疑”的過程,在學習方法上你有哪些收獲?
(我們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閱讀的課文中,邊讀文邊思考才能讀懂課文。帶著問題讀書,是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
現在我們把剛才的過程反過來,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然后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有概括性,能反映課文的主要內容。
5.檢查反饋,比一比誰的問題最有價值?
梳理主要問題:
大自然的教科書給作者什么啟示?
這種啟示怎樣來的?
這些啟示的作用是什么?
6.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三、了解寫作特點,展開片段訓練。
1.學生讀文。了解寫作特點。
(課文采用了“敘述+議論”的方法回憶了與蟲子有關的四個生活片段,完整地表達了“大自然的教科書使我從稚嫩走向了成熟”的體驗。)
2.學生交流感受:你從生活中得到過什么啟示?是怎樣來的?這些啟示對你有什么促進作用?
3.指導學生寫作。
采用敘議結合的方法,寫一個小的片段,要求真實、生動。
4.片段展示與交流。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