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 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船長》一文的教學基本按照鳳凰語文網六年級備課室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預設展開,由于集體備課中對課文的內涵把握較準較切,教學中基本能夠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第二課時中,圍繞船長發出的兩道主要命令進行朗讀、質疑和感悟,學生的理解困難不大。但是,到最后時出了個難題:通過上文的教學,學生對“英雄”的理解竟然定格為面對死亡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全不及一直在感悟的忠于職守舍己為人和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等人性美。于是,在理解“又一次”的“又”時,學生們都傾向于船長曾經多次遇險(只是船未亡人未死而已),面對此情此景,我只有再次出示相關語句引導學生再次走進哈爾威的“忠于職守”和“做人之道”。不知,在各位的教學實踐中,是否碰到這樣的問題,不知這個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對第二課時的教學,大家已說了很多,本人就不再贅述。第一課時,我仍是采用了我的一貫教法,不知是否定得住腳,貼上來,請三位斑竹以及各位網友不吝賜教!
011、通過讀將感情帶進第一課時
本著“教是為了不教”的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基本理念,我一向堅持“書不讀熟不開講”的語文教學原則。因此,在我的課堂上,初讀這一教學環節的起點和要求都比較高。近年,我多踐行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恒起首便指導感情朗讀的教學思路和策略,課堂氣勢活躍,教學效果良好。《船長》一課的教學亦然。
揭題后,我引導學生就船長的職責作了番簡略探究后,隨著“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在災難來臨之時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的呢?的提問進入初讀梳理教學環節。
生:(讀第1節)師:這里的時間很重要。請同學們齊讀兩遍。(生讀)師(板書:南安普敦、格恩西島):這是兩個外國地名,請齊讀三遍。(生讀)師:這條線路,哈爾威常走嗎?(生:常走)從哪兒看出來的?(生:“平常”)請同學們再把這一節讀一讀。
師:就在這樣一個司空尋常的夜晚,卻發生了一樁震撼人心的事兒,哪位同學接著讀?(一生讀第2節)師:一件可怕的事故!誰是肇禍者?(板書:肇禍)生:瑪麗號巨輪。(齊讀“肇禍”)師:為什么會發生這起事故?生:這是一個有霧的夜晚。生:瑪麗號開得很快。師:對,“全速前進”。而且……“它直向……”(生接讀)瑪麗號的航向正好對準了諾曼底號的側舷。師:好。你能用感情朗讀把諾曼底號遇禍的原因告訴大家嗎?(一生讀,感情色彩較濃而且相關詞語得到強調)師:很好,能夠從中聽出出事原因。請同學們集體讀。師:“只聽一聲……”(生接讀,順著朗讀前文造的勢,學生把事故的嚴重性給讀出來了)師:一場災難降臨了。船上頓時一片混亂,哪位同學通過朗讀把輪船上的緊張和混亂表達出來?(一生讀,語調略平略緩)師:還不夠緊張。誰再讀?(一生讀,請速妥當,但重點強調不夠)師:有點兒氣氛了,請聽老師讀。(師范后學生再讀)師:這是一場可怕的災難!請同學們把第二節完整地朗讀一遍。
師:船上如此混亂,人們只能束手待斃嗎?(生:不)對,哈爾威船長出場了。(生讀第3節)師:船長怎樣發出他的命令的?(生:大聲吼道)好,請用你的嘴巴說出來。(學生讀)師:“實際上船上一共有……”(生接讀)“但是……”(生接讀)
師:隨著船長的命令的發出,船員……(一生讀第5節)師:秩序還談不上亂得不可開交。哪位同學再讀?師:沒有人維持秩序嗎?(生:有)他們如何維持?(生:拚命維持)在這樣的情況下,船上依然……(生:“亂得不可開交”)“整個人群簡直……”(生:“像瘋了似的”)請同學們集體朗讀。師:這樣的局勢,大副和二副們已無法控制,這時……(生:哈爾威船長又出場了)哪位同學接著讀?(一生讀對話部分)師:同學們聽了有什么感受?生:感覺讀得不夠有力。生:讀得聲音不夠大,不夠威嚴。師:那就請你為大家示范一下,好嗎?(生讀)師:有些感覺了,但是,這樣的聲音能夠壓倒一切呼號與嘈雜嗎?人多力量大。我們集體來讀一讀。師:好,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湊個諸葛亮。我們是四十六個小卒子湊了個哈爾威。(生笑)師:讀了這段對話,你們讀出了什么信息?生:我讀出了船長在努力搶險。生:我感到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生(讀船長的問話):如果哈爾威也慌亂不已的話,他就不可能這么有條不紊地詢問輪船的狀況和發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