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尋
6、獨立構思,自主表達,完成習作初稿。
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漫畫,運用學到的習作方法,獨立構思,并完成習作初稿。
第三課時 (學生習作)
第四課時 (習作講評)
一、對比閱讀,學習修改,完善習作
1、啟發談話:我們都看到過造房子。工人叔叔把房子框架砌好后,并不是就此罷手,而是在外面貼上墻磚,搞好內部裝飾,并擦去污跡。這樣,房子就不但堅固,而且十分美觀了。我們作文也應如此,在寫好草稿的基礎上,再修改潤色,使它成為上乘之作。
2.示例修改,領悟修改方法。如何修改好自己的習作呢?請你認真讀一讀下面這篇習作初稿及修改提示,從中學會修改的方法。
假文盲(習作初稿)
一個冬天的早晨,某車站里的人大擠了。不少入口處后面都排成了長龍,只有“母子上車處”候車的人不多。
幾個青年在“長龍”后面等不及了,干脆來到“母子上車處”,準備上車。
在“母子上車處”牌子旁,站著一位抱著小孩子的中年婦女,她看到四個青年站在那兒,最初顯得有點迷惑不解。后來這位中年婦女耐心地做這幾個青年的思想工作,最后終于說服了他們。
那位中年婦女看著他們的背影,笑了:“這幾個假文盲還真有意思!”
修改提示:
1、對照本次習作的要求,你認為以上習作的主要毛病在哪里?用“~~~”畫出來。
2、你認為以上習作可以從哪幾方面進行修改?與同桌商量或分小組討論。
3、對比閱讀〈假文盲》(修改稿),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共同討論,從中又受到了哪些啟發?
假文盲(修改稿)
冬天的一個早晨,北風呼嘯,寒風刺骨。某車站里的人太多了。不少入口處后面都排成了長龍,只有“母子上車處”候車的人不多。
幾個青年在“長龍”后面等得不耐煩了,干脆來到“母子上車處”,準備上車。這幾個人有的穿著又厚又長的大衣,有的戴著鴨舌帽;也有的戴著口罩,他們雖然衣著不同,但臉上的神情卻大為相似——木然。
在“母子上車處”牌子的旁邊站著一位扎著頭巾的婦女,她的個頭不算高,懷里還抱著一個大約兩三歲的孩子。她看看掛著的牌子,又看看那幾位青年,皺了皺眉頭,心想:這里明明是“母子上車處”,那幾個青年怎么會站在這兒?這怎么可以呢?不行,我必須得說服他們。想到這里,她走到排在前頭的青年面前,彬彬有禮地對他說:“先生,能請你把這牌子上的字給我讀一下嗎?”這個青年剛想說什么,站在他身后的高個子青年卻不耐煩地說:“讀什么讀!你自己不會看嗎?”那位婦女抑住心中的怒火,說道:“對不起,我是文盲,不識字。”那個高個子青年聽了,有氣無力地念道:“母——子上車——處——”“那這幾個字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婦女接著問:“哼,連這個意思都不懂,你給我聽好了,”那位個子最矮、戴著鴨舌帽的人輕蔑地說道,“意思是帶著孩子的婦女與孩子一起上車的地方。”那位婦女聽了,以為達到目的了,于是,她說:“那好,既然是帶著孩子的婦女與孩子一同上車的地方,你們幾個年輕人怎么可以排在這里呢?”“哼,我們愿意,你管得著嗎?”那個大個子青年蠻橫地說道。“年輕人,可不能這么說呀!”婦女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給他們講道理,“既然我們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遵守社會秩序,如果每個人都像你們這樣,那整個國家還不亂了套?”這幾個青年聽了婦女這番話,慢慢地低下了頭。“你真了不起,雖然讀書不多,卻能講出這么多的道理。”那個戴口罩的青年拿下口罩,心悅誠服地說道:“我們錯了。”那位婦女聽了,微笑著說:“其實我并不是文盲,我這樣做只是想讓你們遵守公共秩序,你們不生我的氣吧?”“不,不會!”排在前頭的青年便招呼其他幾個青年去別的入口處排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