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這節課就是要根據課后提示自讀自悟來感受哈爾威船長的高貴品質,并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以此來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
二、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后提示。
2.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輕聲地把全文讀一遍,腦海中浮現出課文的那些場面呢?學生讀后交流。
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三、研讀文本,走進人物
(一)朗讀體會第一段(“遇險”)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在文中用“——”劃出有關語句。
2.學生討論交流。
“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一聲巨響”、“剖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可見事故之大,情況之危急,這緊急的情況可用什么詞來形容?(萬分危急,千鈞一發)(板書:千鈞一發)
3.播放一段能反映場面極度混亂的錄音。
4.在可怕的災難降臨到“諾曼底”號上時,人們都驚慌失措。課文第五自然段為我們清楚的描繪了當時“亂得不可開交”的場面。亂得不可開交就是說——請同學們一起讀讀第五自然段,想像亂得不可開交的場面。讀了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讀后交流想像)
5.練習朗讀,但不是齊讀,你們各自按自己的理解去讀。讀出災難的可怕以及它突然降臨時人們的驚慌與恐懼。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這種大呼小叫的聲音能使學生展開無限的聯想,促使學生對文本進行了再一次加工,豐富了課文的內涵。給了學生巨大的創造空間。然后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感情朗讀。因為感情朗讀是體會文章思想內容的好方法。通過讀進一步體會出災難的可怕、人們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
過渡:此時此刻,形勢十分危急,使人們急切地尋求生存之路,求生的本能使人們亂得不可開交。這時候,船長履行起了自己的職責,組織大家自救。哈爾威船長是怎樣做的呢?
(二)朗讀體會第二段(“自救”)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哈爾威船長在組織自救的過程中,一共下了幾次命令?并畫出哈爾威廠長下命令的語句,標出序號。
2.指名讀出文中哈爾威船長四次下命令的有關語句。
3.分組讀四次下命令的語句……..
4.這四次命令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命令是什么?為什么?他為什么這樣地命令?
5.學生交流。
場面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船長的命令,除了大聲吼,你還能聽出船長怎樣的語氣?(果斷、不可違抗……)船上只有60個人嗎?(不是,實際上船上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讀到這里,你是什么樣的心情?(感動、敬佩,船長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2)指導朗讀,帶著這種敬佩再讀船長的話,相機板書:鎮定果斷 舍己救人。
(設計意圖:創設出一個能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發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去體會人們(不僅是船長)的各種表現,從而真正走進文中的世界,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隨著閱讀的逐步深入,船長的英雄形象也必然會在學生心中漸漸高大、豐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