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作者從勁竹的生長、氣節、氣度等多方面著手,寫出了勁竹堅毅頑強的品格、質樸清新的本質。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詞句優美,感情濃烈,極易打動讀者。作者采取多種表現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把勁竹的品質、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誦讀中對勁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寫勁竹,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表達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接觸過抒情散文,借物言志類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文章本身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不難理解。因此,學習本文的時候,應該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作者的表現手法,并且借鑒和學習這些手法。
教學重點: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勁竹的精神。體會課文多種表現手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路,激發期待(課前)
師:老師昨天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這么美麗的圖,就買過來和你們一起欣賞。看了這些竹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說閱圖感受,教師小結每一幅圖旁都是畫家的題詞,表達自己對竹子的喜愛之情。)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竹子不知傾注了多少情。竹子以它虛心進取、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情操與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在本單元中,也有寫竹子的詩,我們一起來背背它。(學生背誦《墨竹圖題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關竹子的詩句,我們一起來讀讀它。
教師出示小黑板: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唐.張必)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元.吳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清.鄭燮)
教師出示管樺的墨竹圖。
師:這是管樺爺爺所畫的竹子圖。它以粗干葉大,撐天柱地為特點。艾青題詞說: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愛其竹,更愛其人。竹在管爺爺的筆下顯示如此的魅力,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管老爺爺一篇有關竹子的文章。教師板書課題:《竹頌》。
二、據題質疑,提領期待
t:“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么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1、解題。s 齊讀課題。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課題。你認為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么?你來給頌組個詞,“頌”是什么意思?(歌頌、贊揚),那么你能告訴老師題目的意思嗎?
2、質疑。
師:文章的題目蘊藏著無限的玄機,是我們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入口。你能圍繞這個課題提出你在這篇文章中最想讀明白的一個問題嗎?
預設學生的問題:①贊頌竹子的什么品格? ②竹子有什么特點? ③作者是怎么樣來贊頌竹子的?④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三、基于期待,樂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