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兩則》(學弈,兩小兒辯日)導學案
1、《文言文兩則》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學習重點:熟讀成誦
學習難點:參考注釋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重點學習《學奕》,能根據課后注釋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明白“讀書做事一定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自探
1、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為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激發興趣
“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一定很熟悉,誰來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一篇文言文----《學奕》(板書課題)
3、圍繞題目質疑
預設:(1)“奕”指什么?
(2)“學奕”是什么意思?
(3)誰學下棋?
(4)怎么學?
(5)學得結果怎樣?
(6)《學奕》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分組學習,合作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有困難的地方。
2.范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
(1)老師范讀,語速較慢,停頓恰當。
(2)強調難讀的語句。
如: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3)學生練讀,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達到正確流暢。
3.明確自學任務:對照相應注釋,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再連起來說一說。
4.自主學習,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5.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難題。
(1)1號同學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2)把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地方標出來。
三、精講點撥,鞏固訓練
1.學生根據小組學習成果,在班內匯報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預設:
(1)“雖與之俱學,弗若之亦。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的理解。
(2)“之”的多個意思。
2.學生自主解答第一環節提出的問題。
重點領悟“這個告訴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四、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1、檢查背誦情況,應達到全體學生都能熟練背誦。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編一個有趣又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3、指名展示。
4、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反復朗讀
(2)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3)明白文章的道理。
板書設計:
學奕
一人為奕秋之為聽(專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思援弓繳而射之(三心二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兩小兒辯日》,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自探
1、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對,他是古時候一位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這么有學問,可是有一天,他在周游列國時卻被兩個孩子的一個簡單的問題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被什么難題難住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兩小兒辯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