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散步》教學設計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篇凝聚濃濃親情的文章——莫懷戚的《散步》。
(并簡介莫懷戚,讓學生勾劃注釋。)
板書課題:散步
設計意圖:通過精彩的導入,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揭示(學習)目標(1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2)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并進行仿寫。
(三)指導自學(2分鐘)
問題1:生字詞學習。
嫩芽( ) 霎時( ) 拆散( ) 委屈( )
分歧( ) 水波粼粼( )
設計意圖:注重基礎,學習生字詞。
問題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
設計意圖:朗讀訓練,從讀入手,把握文章內容。
問題3:文中寫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些句子?
設計意圖:學習具體生動的描寫。
問題4:“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此句寫得好,為什么?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設計意圖:學習對稱的句子。
問題5:你認為誰做得最好?誰說話的份量重,都聽誰的?
設計意圖:把握文章主旨。
(四)巡視自學(5—8分鐘)
(五)檢查(自學)效果(5—8分鐘)
師生活動:通過朗讀渲染氣氛,讓學生融入課文。學生獨立思考后合作討論,選代表回答問題,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1、嫩芽(nèn ) 霎時(shà ) 拆散(chāi ) 委屈(qū )
分歧(qí ) 水波粼粼(lín )
2、《散步》一文比較溫情,以中速為宜,第四段應快些,結尾慢些。
和諧的家庭、互敬互愛的家庭、相互理解的家庭……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春天來了,祖孫三代人在田野里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①南方初春田野;②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
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同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是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
學生喜歡的句子可能是以下任意一句:
示例:
①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
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④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⑤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4、構成了句式的對稱美,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如:“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
5、請同學暢所欲言,有條理地闡述自己觀點。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① “我”做得好,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 “妻子”,做得好,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母親做得好,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④孩子做得好,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2)①“我”聽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