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世說新語》教案
《世說新語》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3)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學重點:1)《世說新語》文學常識的掌握
2)文言文重點字詞、句子的掌握
教學難點:1)體會《世說新語》中“以事見人”的藝術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 時:一課時
導 入:
上新課前,讓我們先來看幾幅圖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語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詩”、“管中窺豹”(學生參與)。這些成語和典故都出自我國南朝時期的筆記體小說集《世說新語》。
教學流程:
一、背景介紹:
《世說新語》是由南朝的劉義慶編撰而成的,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是劉裕之弟長沙王劉道憐的二子,后來因為他的叔父臨川王劉道規沒有子嗣,而過繼于他,并承襲為臨川王!
劉義慶雖然身處皇室,但為人非常的儉樸,“性簡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藝,因此他的周圍總是圍繞著一大批文學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說新語》、《幽明錄》、《徐州先賢傳》、《典敘》和《集林》。
《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語的筆記小說,也是六朝志人小說的杰出代表!妒勒f新語》具有“語言簡練、辭意雋永”的特點,因此著稱于世。
《世說新語》全書共八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雅量、任誕、汰侈、等36個門類,共記載了1130個故事。
書中很多故事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詩(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應曬書、還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寧割席”;言談篇里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誕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勸酒”等等!
二、課文分析
1、課文引入:
從課文的注釋中了解楊修和曹操的相關資料,并對楊修作補充介紹,再由學生回憶發生在楊修和曹操之間的故事(“一合酪”,還有“雞肋”、“門闊”、“夢境殺人”和“帝位之爭” ),從中初步體會兩者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師范讀,并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句子的停頓。請同學朗讀,檢查糾音效果。
2、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可以通過文中的注釋,自己思考和同桌討論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師進行重點點撥,包括重點字詞和重點句子的分析。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1、重點字詞:
魏武嘗過曹蛾碑下 嘗:曾經
下:旁邊
例句:吾嘗終日而思矣 《勸學》
待我思之 思:思考
令修別記所知 別:另外 (別情 別名 別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