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綜合活動4》教案(精選17篇)

《綜合活動4》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2

《綜合活動4》教案(精選17篇)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實驗多種要領,感知風的存在的特性。

  2、相識風與人們之間的干系。

  3、樂于著手制做飄動的彩帶。

  活動預備:

  廢舊的筷子,彩帶皺紙,廢舊布條,臘光紙,橡皮筋。鉸剪,膠棒。

  活動歷程:

  一、領導幼兒到戶外探求風,感知風。

  1、如今,我們一路到表面去找一找風?匆豢矗L再那邊?和洽朋儕說一說。

  2、你是奈何感受到有風的?

  3、細致找一找,看看風是什么樣的?

  4、小結。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人可以經由過程眼睛耳朵,幼兒園教育隨筆皮膚感受到。

  二、做嘗試:風是奈何孕育發生的。

  1、如今請小朋儕來跑一跑,吹一吹,扇一扇,說一說感受奈何?

  2、想一想還可以奈何孕育發生風?

  三、相識風和人之間的干系。

  1、你喜好什么樣的風?為什么?

  2、你不喜好什么樣的風?為什么?

  3、小結:風能給人們帶來利益,也能給人們帶來弊端。風還會和我們做游戲呢。有風時,我們可以放鷂子,轉風車。

  四、著手制造飄動的彩帶。

  1、這里有很多質料,小朋儕本身選擇,著手做彩帶,想一想,奈何做,和洽朋儕說一說。

  2、如今我們就著手來做,要和別人做的紛歧樣,做好后到表面去玩一玩,看一看,奈何讓風動員彩帶飄起來。

  這是篇好文章,涉及到綜合活動:愛變的風(大班),幼等,希望對大家有用。

《綜合活動4》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在春天的花園里,孩子們發現了飛舞的蝴蝶和蜜蜂,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蝴蝶真美麗,我最喜歡蝴蝶了!”“蝴蝶飛來飛去只知道玩耍,蜜蜂會采蜜,我更喜歡蜜蜂!”……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作為教師在佩服現在的孩子會思考有見地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職業敏感。我在想,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辦,缺乏勞動意識,需要我們把握契機實施教育和引導。于是,我自編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發人深省的情節和對話,對幼兒進行社會價值觀的教育,同時萌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2.學習思辨,用語言、動作、游戲棋等表達對勤勞與懶惰的認識。

  3.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課件,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2.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若干,“勤勞游戲棋”每兩人一副。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圖片各一張。

  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來到了,花園里飛來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歡誰?為什么?

  (評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達了對蝴蝶的喜愛,因為蝴蝶長得非常漂亮,當然也有孩子是喜歡蜜蜂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合理理由,這就給幼兒提供了進行價值判斷的機會,而價值判斷是需要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培養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故事演示,知道勤勞的人更受人喜愛

  教師在電腦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課件,提問: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園里做什么事情?

  2.人們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3.一開始,蝴蝶為什么想不明白蜜蜂要這樣做?后來小蝴蝶想明白了嗎?你覺得它是怎樣想的?

  4.小蝴蝶后來又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

  5.第二次思辨:這個時候你又喜歡誰?為什么?

  (評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們又眾說紛紜,喜歡蝴蝶的變成喜歡蜜蜂了,而喜歡蜜蜂的也有的換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教師,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應該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聯系生活,表達對勤勞的認識

  1.知道勤勞的好處與懶惰的壞處。

  討論:勤勞的人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懶惰、貪玩有什么不好。

  2.通過勞動者勞動的.錄像,感受周圍人的勤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幫助。

  提問:小蜜蜂因為勤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也為我們帶來了美味的蜂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覺得哪些人也是勤勞的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什么呢?(播放勞動者勞動的錄像)

  3.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勤勞的意愿。

  (1)語言表達。你想做一個勤勞的人嗎?你想為大家做什么事情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展示部分勞動情景的照片或圖像)

  (2)動作表達。“我來做,你來猜":請幼兒兩兩結對,一個做勞動動作,另一個猜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時候做的,并請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幼兒集體猜測。

  (評析:社會教育重要的是要聯系幼兒生活實際,通過學習故事,孩子們知道了勤勞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下游戲棋,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1.在大屏幕中介紹棋譜。

  這里有個棋譜,原來是“勤勞游戲棋”,這個棋應該怎樣下呢?(根據幼兒的回答,了解起點、終點,中間遇到表示勤勞的圖片則進格,進格數看旁邊的數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懶惰的圖片則退格或回到起點,也要看旁邊的數字。骰子拋到哪個數字就進幾格,每個幼兒拿個小人兒表示自己,比比誰先到終點)

  2.教師和一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兩兩游戲(棋譜中表示勤勞和懶惰的圖片各不相同,棋譜附后)。

  4.提問:你從游戲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勞的知識?(讓幼兒通過對棋譜中圖片的回憶來鞏固、豐富對勤勞的認識)

  5.小結:勤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幸福。我們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樣,做一個勤勞的人,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愛。

  (評析:對于社會活動來說,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實踐法,但也要因內容而異,有些實踐活動很難搬到課堂,或者說搬到課堂有些牽強附會,這樣就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棋。“勤勞游戲棋”的設計,把幼兒對勞動的認識滲透在下棋中,鞏固了幼兒對勞動行為的認知。)

  歌曲表演。升華情感

  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師幼一起邊聽邊表演,結束活動)

  (評析:利用之前所學歌曲,讓幼兒來唱一唱、演一演,深化了幼兒對勤勞和懶惰的認識,萌發了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教授簡單的勞動技能。

  2.觀察周圍人們一些特殊的勞動,萌發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綜合活動4》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幾種水果的特征并表述。

  2、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嘗試分類并按一定規律排序。

  3、了解基本的做客禮儀。

  準備:

  1、實物水果:菠蘿,香蕉,梨,蘋果。蛋糕。布袋14個。

  2、圖片:西瓜奶奶,菠蘿,香蕉,梨,蘋果。點卡1—5。

  3、布置西瓜奶奶的家。由一名老師扮演西瓜奶奶。

  過程:

  1、導入活動:西瓜奶奶要過生日了,她要邀請一些客人去她家做客,她邀請的客人都藏在布袋里,你們摸一摸,猜猜布袋里有什么?打開看看。

  2、看一看你的寶寶長什么樣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嘗一嘗什么味道?

  3、給寶寶排隊。要求按順序:從大到小或從長到短或從高到矮。教師選擇最多的蘋果幫助幼兒掌握方法。

  排好后用圖片幫助幼兒鞏固各種水果的數量。小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4、游戲:到西瓜奶奶家做客。要求:西瓜奶奶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耳朵也聽不清,小朋友要聲音大點介紹自己的水果寶寶。

  給西瓜奶奶慶祝生日,唱生日歌,吃蛋糕。結束。

《綜合活動4》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主題活動“蘆葦故事”的基礎上,熟悉蘆葦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親子探索,發現蘆葦的各種玩法,并制作喜歡的玩具。

  3.體驗蘆葦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蘆葦、蘆桿、蘆尖若干、水1~2盆

  活動過程:

  一、回憶家鄉美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我們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嗎?是啊,美麗的崇明島是我們的家鄉。

  2.師: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你能給客人老師介紹一下我們崇明島的風景嗎?(家長們你們有什么補充的嗎?)

  師:對呀,我們的家鄉真是一個美麗、神奇、富饒的好地方!

  二、蘆葦用處多

  1.樂頤濕地蘆葦林(播放孩子去樂頤濕地的照片ppt)

  師:這個好地方是哪里呢?(邊問邊放ppt圖片)我們的家鄉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樂頤濕地,上面長了許多的什么?(蘆葦)還認識它們嗎?

  2.認蘆葦、知道蘆葉的有趣用途

  ——(出示圖片)蘆花、蘆葉、蘆桿、蘆根

  師:蘆葦的全身可都是寶貝,你們知道這些都有什么用嗎?它們都可以用來做什么?請哪位爸爸媽媽也來說一說呢?

  師:你們真聰明,蘆葦的用途多著呢!看,蘆葦可以插花做成工藝品裝飾我們的環境,;蘆葉可以包粽子;蘆桿可以做席子。蘆桿還可以做成工藝品。還有一個呢,我們剛才沒有說到,這個是什么?(做成蘆花靴子)問問爸爸媽媽。

  三、蘆葦玩法多

  1.視頻

  教師:看,這些都是誰?哈哈,是我們也,我們在干嘛?(摘蘆葉)你們真能干,摘了這么多的蘆葉,今天老師把這么多蘆葉都帶來了,蘆葉還可以做許多好玩的玩具呢,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你們想要用蘆葉做什么?

  師:商量好了嗎?你準備用蘆葉做什么呢?嗯,你們說了這么多有趣的玩具,等會我們就來比一比哪組家庭做的玩具最多、最有趣。

  師:孩子們,說說你做了些什么呢?

  A.蘆葦哨子

  師:好,這個哨子怎么做的呢?請你來說一說?哦,把里面的小蘆葉抽出來就可以吹了。孩子們和我們爸爸媽媽也來拿一根做一做,吹一吹。

  師:哇,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還能吹出這么好聽的'音樂呢,是個小小演奏家!老師給你們點贊!

  B.蘆葦小船

  師:你做的是什么?(小船)我給你們準備了一盆水,孩子們把我們的小船放在水里,讓它飄一飄,行一行。(我們來吹一吹,還可以用手去劃呢,讓它行一行)孩子們你們成功了嗎?好回到座位上。

  C.蘆葦風車

  師:你做了什么呢?給大家來看一下。這風車是你做的嗎?你真能干。還有誰也做了風車呢?

  師:哇,你們做了這么漂亮的風車,等會我們一起來放一放。

  師:現在我們來數一數,比一比哪組做的玩具最多呢。(哇,你們是今天的勝利者,我們來給他們鼓鼓掌。)

  師:老師這兒還有更好玩的呢?孩子們帶上你們的椅子趕緊回到我們中間的座位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欣賞草蛇、荷葉包、蚱蜢、蝴蝶等照片)你們看到了蘆葦葉做成了什么呢?

  師:蘆葦葉可以編出這么多有趣的玩具,今天我要請你們和爸爸媽媽合作完成一個挑戰,什么挑戰呢?猜猜我們要用蘆葦葉做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瞧,這是什么?(播放蝴蝶)我們今天的挑戰是做什么?(蝴蝶)做這個蝴蝶需要有幾個步驟呢?是由幾個步驟完成的呢?第一個步驟是什么?第二幅圖告訴我們什么?請你來說說。第三個步驟是什么?小朋友覺得有點難哦,我請哪個爸爸或者媽媽說一說呢?第四個步驟是什么?第五個步驟是什么?第六個步驟是什么?

  師:從第一個步驟做到第六個步驟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好,接下來就要動動你們的小手,請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試一試。

  四、放飛蝴蝶、風車。

  師: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做了風車和蝴蝶,現在請你們將它固定在蘆葦桿上。

  師:美麗的四月,我們一起來放飛蝴蝶,也讓風車與我們一起飛翔。孩子們我們一起出發吧。

《綜合活動4》教案 篇5

  情況分析:

  單純的漢字認識對于幼兒來說較枯燥,如何正確引導幼兒的漢字認讀?針對我班幼兒好動、喜歡游戲為主的教學方式,因此本班的識字教學主要以游戲為主,其中穿插了科學、社會、健康等的教育內容,本堂課即圍繞本周活動主題“車子叭叭叭”而設計的,除了重點認識漢字,其中還融合了科學、健康、社會的內容、過程設計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識字游戲中學習,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同時在人人參與的條件下幫助幼兒豎立信心,培養他們大膽表現的勇氣。

  活動主題:

  車子叭叭叭

  課題名稱:

  語言活動

  活動內容

  識字綜合活動—《車子叭叭叭》

  活動目標:

  一、認識生詞“公共汽車”、“大卡車”、“小汽車”、“加油站”、“車站”,重點認識“公共汽車”、“大卡車”“小汽車”;

  二、  活動主題在游戲中獲得“開車過馬路”“加油”“停車”等的經驗,同時,一同分享了“司機開車”游戲的樂趣;

  三、  提供機會,讓幼兒大膽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感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操場,在操場上布置“加油站”、“指揮臺”、“車站”等;◆在停車站布置 作為乘客的字寶寶;◆車形字卡幼兒人手一份;◆事先請幾名幼兒擔任說謎語的嘉賓。

  活動過程:

  一、猜謎活動引出主題。請事先約好的幼兒說出迷題,其余幼兒一同猜謎,謎底均為車類(出租車、警車、消防車);接著,由教師出謎題考全體幼兒,同時,出示車形字卡引出生詞:公共汽車、大卡車、小汽車,并帶領幼兒認讀。

  二、集體認讀與個別認讀。

  ①  游戲“開什么車?”。幼兒集體一邊讀字卡一邊模仿車子發動的聲音來學習生詞;

 、凇拔耶斝±蠋煛闭堊栽赣變寒斝±蠋煛敖陶J”字詞。

  三、游戲“車子叭叭叭”。

 、賹④囆巫挚òl給幼兒,幼兒戴上后教師與幼兒討論:“你是什么車?”從而,進一步鞏固對生詞的認識;

 、谟螒颉斑^馬路”。將幼兒分成三組:大卡車、小汽車和公共汽車,在十字路口行駛由一名幼兒擔任小交警指揮交通,其余幼兒在“交警”指揮下“行駛”;

  ③教師假裝自己的車子沒油了,和其余幼兒商量到加油站加油并認識詞“加油站”幼兒玩加油的游戲;

 、軒Ю哿说男≤囃?寇囌荆J讀詞“車站”。教師:啊,有這么多字寶寶在等車看看都有誰?帶幼兒復習舊字詞和新認識的字;

 、萦螒颉八妥謱殞毣丶摇。幼兒每人“送一位字寶寶回家”將字寶寶按要求送到教師手中。

  五、延伸。幼兒開著小車高高興興的回活動室繼續分組玩“過馬路”的游戲。

  效果評價:

《綜合活動4》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說話并能連貫地說出游戲中的語句。

  2、幫助幼兒認識上、下方位。

  3、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并從中獲得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玩具若干(同幼兒人數)

  2、布置小橋、山洞、果樹、小動物的家等情景,上下標記、錄音磁帶等。

  3、事先將各種小動物藏到室內的各個地方。

  活動過程:

  一、 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要來和小朋友們玩,可是它們很調皮的,現在都藏起來了,想讓小朋友去找到它們呢。

  二、和小動物做游戲

  1、師提出要求:找小動物時要注意安全,記住是在哪兒找到的。

  2、游戲:捉迷藏。幼兒尋找小動物,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組織找到小動物的小朋友圍著老師坐下來,并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講述尋找過程,例如;我在、上(下)找到了、針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幫助、指導或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幫助。

  4、喂小動物吃水果。

  師:小動物做游戲渴了,我們請小動物吃蘋果好嗎?出示蘋果樹(一部分蘋果在樹上,一部分蘋果在樹下),引導幼兒從樹上或樹下摘了蘋果喂小動物吃,并請說說喂小動物吃的蘋果是從樹上摘的還是從樹下揀的,加深幼兒感知體驗上和下。

  5、送小動物回家。

  幼兒能根據標記把動物送回家。分清樓上和樓下,進一步鞏固孩子對上、下的認識。

  三、結束活動和小動物輕輕說再見。

《綜合活動4》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老師一天辛苦的工作。

  2、培養對教師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小朋友每天來到幼兒園的時候,是誰照顧你們的?

  (2)、幼兒回答。

 。3)、教師:你們想不想做老師呢?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為小朋友做些什么事呢?

 。4)、幼兒討論并發表意見。

  2、請幼兒進行情景表演:“教師在園的工作片段”。

  3、結合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教師每天的工作(按時間的順序進行)。

 。1)、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表演了很多老師的工作,可是你們知道老師到底都做引起什么嗎?請翻開書,大家看看這些圖片就知道啦。

  (2)、師生共同講述圖片的內容。

  圖1是教師每天早上要在班組門口迎接每一個幼兒的到來,與每一個幼兒打招呼,跟家長了解每一個幼兒的情況。

  圖2是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游戲。

  圖3是教師幫助幼兒盛飯和發放點心。

  圖4是幼兒午睡了,教師在巡視。

  圖5是教師講好聽的故事給幼兒聽。

  圖6是放學的時間到了,教師要在班上等媽媽爸爸把所有的幼兒接走。

  圖7是放學后,教師還要整理教室的環境,做第二天工作的`準備。

  4、請幼兒按照圖片展示的順序表演。

 。1)、教師:現在小朋友們都清楚老師的工作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圖上的內容吧!

 。2)、教師將幼兒分組,分別表演圖片上的內容。

 。3)、對于表演得好的幼兒,教師給予表揚。

  5、請幼兒談一談教師的其他工作,讓幼兒感受教師的辛苦,對教師產生感激之情。

 。1)、教師:你們知道老師還要做什么其他工作嗎?他們辛苦嗎?我們應該怎樣感謝老師呢?

  小結:老師的工作很多,也很辛苦,但是老師很喜歡小朋友,愿意為大家服務,愿意教小朋友學習各種有用的本領。只要小朋友愿意學習,樂于幫助別人,老師就會很滿意了。

《綜合活動4》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常見的點心(名稱、外形、特征)。

  2、嘗試學習制作點心:餃子,知道包餃子的過程。

  3、激發我是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大餅、油條、點心圖片、餃子皮、餡、醋、鍋等工具、順序圖。

  【活動過程】

  一、了解常見點心

  1、引起興趣:

  (1)今天你吃過早餐了嗎?吃的是什么?

  (2)猜猜老師吃的是什么點心?

  (3)出示大餅、油條: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你知道還有些什么點心?(幼兒講述后教師出示圖片)小籠:

  (1)這是什么?你吃過嗎?味道怎么樣?

  (2)小籠是怎么吃法?(輕咬皮、蘸醋)饅頭:

  (1)這又是什么?它怎么和小籠這么象呀?(大小不一)(2)吃過什么餡的饅頭?(菜、肉、奶黃)餛飩、餃子:

  (1)你們認識它們嗎?吃過嗎?知道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嗎?(皮子)(2)出示皮子:哪張是餛飩皮?哪張是餃子皮?(方、園、厚、薄)3、除了這些點心,你們還吃過、看過、知道哪些點心?

  4、總結:這些點心都是中國人發明的點心,中國人真了不起。

  二、制作點心

  1、今天我們也來學做中華小廚師,來做做中國點心。

  2、你們想做什么點心?(餃子)誰知道怎么做?

  3、幼兒講述,教師操作。

  4、制作重點:餡不能放得太多,皮不能破。

  5、幼兒包餃子,教師指點。

  三、圖片排序

  1、幼兒說說自己包餃子的過程。

  2、將包餃子制作過程圖片按順序排列。

  四、品嘗餃子

  1、看看餃子怎么樣才算燒熟?(冷水點一下,翻滾)

  2、你喜歡吃干的還是濕的?

  五、延伸今天我們學做了餃子,下次還想學做什么點心?可以請爸爸、媽 媽在家教我們學做點心,然后我們到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里制作各種好吃的點心。

《綜合活動4》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一分鐘是秒針走一圈,并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的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做什么”;游戲材料:夾彈珠、算術題、串珠子。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們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請小朋友說完兒歌后擺好姿勢,看誰能一動不動堅持一分鐘。

  2.提問:你們覺得一分鐘時間長嗎?

  3.過渡:一分鐘到底有多長讓我們跟著“鐘先生”來走一走。

  (1)提問:鐘面上哪一根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2)讓我們一邊觀察中面一邊把秒數讀出來。

  小結:原來一分鐘就是分針走一圈的時間,現在小朋友知道一分鐘有多長了吧。那我們能在短短的一分鐘內做什么呢?

  二.游戲體驗,感受時間

  過渡:那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1)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2)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等。

  過渡:我們一分鐘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幼兒操作

  (1)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提要求: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3)幼兒操作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一分鐘里你夾了幾顆彈珠?做了幾道數學題?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的最多。

  C.同樣花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沒組的結果不一樣?

  小結: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做算術題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這又是怎么回事呢?(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小結: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學會珍惜時間小結:其實小學生每天都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比如:課間十分鐘,在課間十分鐘的時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學去上廁所,有的同學整理學習用品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品,有的同學還有一些上課沒弄懂的問題需要問問其他同學,如果小朋友動作慢,不珍惜時間,你就會來不及,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每一分鐘。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在故事講述中初步了解花卉的生長過程,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花卉生長的多媒體

  2、幼兒操作人手一份圖片四張。(一粒花種子,小苗苗,花苞,盛開的花)

  3、長方形的底板。

  活動重點:

  學習觀察,了解花卉的生長過程活動難點:按花卉生長過程正確排序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有沒有到花園里去玩呢?

  在花園里看到了什么?

  2、花園里有漂亮的小花,這些小花都一樣嗎?

  怎么引導到這個小結上去呢?

  3、小結:有的還是小小的花苞,還有的正在開放,有的花已經盛開。

  二、故事講述,初步了解

  1、故事講述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花是怎么長大的?

  今天我請來了種子寶寶,我要講一個關于種子寶寶的故事,種子變成花的過程就在這個故事里了。

  2、故事回憶師:聽了剛才的故事,誰能告訴我種子是怎么慢慢變成小花的?(幼兒自由回答)小結:小種子先成了小苗苗,然后變成小花苞,最后變成了一朵小花。

  三、嘗試操作,提升經驗

  1、認識操作材料

  (1)師: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片請你們數一下?

  (2)師:你們要仔細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ǚN子,盛開的花,小苗苗,花苞)

 。3)出示長方形的底板,認識排序的`起始記號。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上面有哪些數字。集體數一下。

  (4)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下哪張圖片排在第一?(種子)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師:每個小朋友桌子上都有四張圖片還有一張底板,請你們幫它們排排隊。(教師觀察1、幼兒操作材料的使用是否正確2、觀察哪些幼兒已掌握,哪些幼兒未掌握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3、展示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講述排序方法、

 。1)說說你是怎樣給四張圖片排隊的?為什么要這樣排?

  (2)小結:按照花的生長順序排列

  4、幼兒集體驗證自己的作品是否正確。

  5、播放輕快的音樂一段,根據故事內容做動作師:小種子們來跟著種子媽媽一起長大吧!

  6、小結:有了花兒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讓我們和花兒做朋友吧!

  附故事:我是一粒種子我是一粒種子,鉆進了泥土里下小雨了,我慢慢抬起頭呀!長出一片小綠葉我伸伸胳膊,長出了一片大綠葉小朋友們給我澆澆水,我結出一個花苞苞大家都來澆水,花苞苞呀開出一朵美麗的花小花說:小朋友們見到你們真高興!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在去動物園的情境中觀察動物的皮毛認識幾種動物。

  2、嘗試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猜測,辨別黑白花紋的動物

  3、在情境、推測、拼圖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ㄒ唬┲R經驗準備:有動物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二)物質材料準備:

  1、大樹,動物圖片。

  2、各種黑白動物拼圖若干幅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小手拉小手去動物園玩吧!(幼兒與教師一起進場)

 。ǘ┳屑氂^察,說說動物特性。

  1、觀察路線圖,了解路線圖的基本情況。

  這是通往動物園的路,來看看動物園在哪呢?我們有幾條路可以通往動物園呢?

  小結:數得真清楚,黃的,藍的,紅的,一共三條路,可是這三條路都有一些動物,只有一條路是安全可以走的,其他兩條路上動物很兇猛的,你們能找出來嗎?

  2、出示三個動物的`局部圖,引導幼兒觀察并推測你能看出來哪種顏色的路上,藏著什么動物嗎?

  小結:三條路上,紅色的路上躲著金錢豹,黃色毛上有黑色的小點子。藍色的路上躲著大老虎,也是黃黃的毛,可是身上的黑色是一條一條的,黃色的路上躲著長頸鹿,你看它們身上的黑色是一塊一塊的,現在你們知道這三條路那條路是最安全的,可以走的?

  (三)結合經驗,辨別黑白動物。

  我們沿著長頸鹿的黃色道路走,走呀走呀,到動物園嘍!

  1、出示黑白動物局部圖大家快來看看,小動物們都在和我們捉迷藏呢,躲起來的小動物會是誰呢?

  2、拼圖活動,幼兒操作。答案與圖片結合,豐富動物生活習性經驗有幾種黑白的動物呀?其實還有其他的黑白動物呢,回家后再去找找。

 。ㄋ模┣楦屑ぐl,體驗成功快樂。

  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安全的到達了動物園,還幫助了好多小動物們,心情怎么樣?動物園的小動物們都邀請我們一起玩游戲呢,我們一起去吧!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2

  教具構成:

  紅色球、紅色積木、紅帽子等寶寶熟悉的物品3-4件,其它不是紅色的物品1-2件,每人一份。

  教育目的:

  學認紅色,讓寶寶接受第一個共性概念,那一詞不單指一物,而是指許多顏色相同的物品。

  活動過程:

  ①教師出示布遮住的小筐:“寶寶看,這里有什么呢?”說完教師拿開遮布,一一出示紅色的玩具,告訴寶寶:“這是紅色的小球!边@是紅色的積木“這是紅色的帽子,這些都是紅色的”說完,教師把筐里所有的紅色玩具拿出,展示給寶寶看,讓寶寶感知紅色。

  ②教師拿起小筐里剩下的玩具,告訴寶寶:“這些都不是紅色”說完,教師發給每人一筐玩具,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家長可用語言提示寶寶:“把紅色的小球給媽媽!碑攲殞毮脤,家長立即親親寶寶,給予獎勵,然后再鼓勵寶寶:“把紅色的積木給媽媽”當寶寶拿錯時,家長可用身體語言,如搖搖頭,擺擺手,告訴寶寶拿錯了,再扶著寶寶的手去拿“紅積木”。

  家庭指導:

  在寶寶心目中,看到的第一件紅色物品就叫紅色,其他則不確定,因為過去的寶寶所以認識的都是一物一名,沒有接受過共性的概念,而理解真性的概念要比認識一件物品更要難得多。所以在教寶寶認顏色時千萬不要急躁,讓寶寶記住大家紅色物品后,才能逐漸理解紅色指的是色彩。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3

  一、設計意圖:

  宋玉新小朋友從家里拿來一個娃娃,是用乒乓球和酸奶的瓶子、碎布制作的,班上的孩子可高興了,你摸摸,我看看,有的還說,我也會做,通過這件事,我想到,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物質條件也非常的豐富。在家長的影響下,大多數的幼兒對用過的廢舊物品一扔了事。那么能不能讓幼兒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的材料,進行變廢為寶的制作呢?在收集廢舊材料的同時,培養幼兒的節儉的意識。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體驗快樂制作的同時,變廢為寶。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廢舊物品來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2、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們在平時可以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2、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知道廢舊材料還可以再次被利用。

  難點:用廢舊物品進行制作。

  四、教學準備:

  課前知識準備:提前讓幼兒在家里收集盒子或瓶子等廢舊材料。

  場地準備: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玩教具布置一個展覽會的場景。

  材料準備:分四組,廢舊的各種盒子;廢舊的瓶類;廢舊的紙類;廢舊的紙杯、餐盤、飯盒(清洗干凈)。

  操作工具準備:膠水、剪刀、雙面膠、膠帶。輔助材料:水彩筆、色卡紙毛線、沙粒、吸管等。

  五、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有意思的展覽,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覽品,可以用手拿來玩一玩。看看這些展覽品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通過談話活動,了解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們要注意有意識的進行收集。

  師:1、小朋友,展覽會上你們看見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2、我們平時應該怎樣收集這些廢舊的材料?哪些廢舊材料可以收集?哪些廢舊材料不能收集?

  3、說說你想怎樣變廢為寶。

  教師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ㄈ├糜變菏占膹U舊材料來制作一件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1、講解活動規則。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

  (四)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五)對幼兒制作的作品進行講評。在制作活動中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繼續制作沒有完成的作品。

  2、利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展覽。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展開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語言的優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4.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品讀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五彩繽紛”。

  2.教學難點: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教師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創設情境。

  2.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好“輕輕地,輕輕地”。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2.課件出示三個段首句,指名朗讀。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3.指名朗讀2——4自然段。

  4. 小結,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語句的生動形象,讀出秋天的色彩美。

  1.朗讀段首句。

  2.創設意境,激活學生的想象,指導朗讀本段優美的語句。教師重點點撥以下幾處。

 、倌憧矗腰S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想象句中描寫的畫面,讀出涼爽的感覺。相機教學多音字“扇”字。

 、诔燃t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秋天的意境。

  梳理課文脈絡,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大意。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美,體會言語的生動形象。

  創設情境,表現“你擠我碰”和“爭”的情趣,再有感情地朗讀本句。

 、劬栈ㄏ勺拥玫降念伾透嗔,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教師指導朗讀,創設想象空間,激活想象,讓學生看到更多的菊花的色彩。相機理解省略號的作用。

  3.借助小泡泡,理解“五彩繽紛”的含義。

  4.詞語擴展訓練。

  5.回顧本段,課件出示本段描寫顏色的詞語,學生認讀并積累。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用詞的形象傳神,讀出被香味“勾住”的感覺。

  1.指名朗讀本段,讓老師從你的朗讀中聞到香味。

  2.指導讀好“香香的”“甜甜的”。

  3.引導學生體驗并讀出被香味“勾住”的感覺。

  4.拓展,你還能聞到哪些水果的香味。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讀出語段中蘊涵的積極情感。

  1.自讀本段,思考: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你們聽到了什么?(冬天快要來了)

  2.樹林里的小動物,植物聽到了這個消息,它們都在忙什么呢?指名幾個學生合作朗讀本段。

  四、回顧全文,指導書寫,拓展提升。

  1.教師梳理課文內容,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指導書寫生字:“扇”“爽”讓學生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書寫后師生共同訂正。

  3.秋天的大門打開啦,讓我們去看看吧,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呢?

  4.我們讀一讀課文的第2.3.4自然段,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每一個自然段都只講了一個方面,而且每個自然段都有一句話直接寫出來了,你可以去找一找、想一想。

  5.反饋:第2自然段(指名讀)你真棒!能用一個詞概括嗎?(顏色)第3自然段(指名讀)是呀,就是這一句。用一個詞說就是(氣味)第4自然段(指名讀)找對句子啦!這句講秋雨吹起小喇叭,發出的(聲音)

  6.小朋友,我們發現每一段的第一句話都概括了這一段的主要意思,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總起句?偲鹁淠茏屛覀兏p松地讀懂整段話喔!

  7.現在你一定能回答這個問題了吧?粗鍟,課文就是從顏色、氣味、聲音三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

  8.課末總結。

  9.拓展,發展學生語言

  【教學反思

  《秋天的雨》的反思東鄉縣北港小學羅錦紅伴著綿綿秋雨,我和學生走入快樂課堂,一起欣賞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三組課文中的第三篇課文,整組課文都涉及到古詩,敘事文,詩歌,散文等許多與秋天相關的文章。《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豐收的景象,還有深秋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圖畫。

  通過美的、充滿詩意的語言體會秋天的美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我在教學之前便給它定位為:讓學生欣賞文章語言的韻味,感受秋天絢麗多彩的美。重點放在讓學生以各種形式的讀來感受和想象秋天的美。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美文需美讀!崩首x的過程就是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懊雷x”就是有表情地吟誦課文,讀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從多方面立體化感知教材美,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的感受。這就告訴我們美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相通,做到讀者能情出肺腑,語同己出。這種美感,只有加強朗讀,品味語言來感知。為使學生“喜歡閱讀”,我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激發閱讀興趣的方法。教學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感受美。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我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再通過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在指導第四自然段的閱讀時,通過表演讀的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最后,配樂朗讀全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能夠達到“美讀”的目的。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5

  運動目標:

  1、能勇敢、清晰地說出本身見到或吃過的種種糖果的名稱、外形、味道等。

  2、喜好糖果,能想象制造出種種風趣的糖果。

  3、開端可以或許憑據糖果的口胃及軟硬舉行分類。

  運動預備:

  常識:

  1、構造幼兒參不雅糖果店,找一找種種百般的糖果。

  2、幼兒品嘗過種種口胃的糖果。

  物資:

  1、請家長網絡種種風趣的糖果、糖果紙、泡沫、告白紙、酸奶瓶等。

  2、畫紙、水彩筆、雙面膠、舊報紙、水彩顏料、排筆、濕毛巾、水桶等。

  運動引導:

  (一)出示糖果娃娃引入,引發幼兒運動的愛好。

 。ǘ┙浻蛇^程回想、交換參不雅糖果店的景象,提出題目,勉勵幼兒勇敢、清晰地說出糖果的種類、名稱及形狀特性。

 。ㄈ﹨⒉谎盘枪鯂。

  1、報告幼兒:本日糖果娃娃想約請我們到糖果王國去做客,糖果天下里有許很多多的糖果,我們一路去找一找糖果天下里有沒有你在糖果店里看到的糖。

  2、領導幼兒參不雅糖果王國,請幼兒說說糖果的種類及形狀特性,如“摸起來感受怎么樣?是硬的照舊軟的?它是什么外形的。

  3、以糖果大王的口氣,約請幼兒一路品嘗種種百般的糖果,經由過程品嘗與交換,相識糖果有種種百般的味道。

  4、幼兒品嘗,幼兒邊品嘗邊互相交換。我吃的是什么糖,是什么味道的。

  6、師小結:糖果有種種百般的,有園的,有方的,幼兒園教案有硬糖,有軟糖;有種種色彩的糖;另有種種口胃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涼的,有又酸又甜的……

  7、經由過程幫糖果大王清算糖果,幼兒憑據糖果的口胃、軟硬舉行分類。

 。ㄋ模┓纸M運動:

  1、報告幼兒:

  “糖果王國里另有很多好玩的工具,我們一路去看看吧!”

  2、先容分組質料,并提出請求。

 。1)把廢紙放在盤子里,堅持桌面與地板的清潔整齊。

 。2)裝潢糖果紙時把袖子卷起來,堅持衣服的清潔。

 。3)“糖果打扮秀”時,與搭檔探討,不爭搶玩具。

  3、幼兒分組舉行操縱。

 。1)供給告白紙、鉸剪、泡沫、糖紙、橡皮泥、舊報紙、水粉顏料、排筆等種種質料制造種種風趣的糖果,勉勵幼兒捏出種種外形的.糖果。

 。2)供給油畫棒、畫紙、鉸剪讓幼兒裝潢風趣的糖果紙,勉勵幼兒用種種圖案、線條來裝潢。

  (3)供給酸奶瓶、糖果紙、雙面膠、畫紙、水彩筆、鉸剪讓幼兒制造糖果人。

  4)供給操縱糖果紙、塑料袋制造的打扮、灌音機、磁帶,讓幼兒舉行“糖果打扮秀”。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說說“家”的顏色,感受“家”的多彩。

  2.萌發愛家庭、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彩色的家;

  2.各色字卡“家”;

  3.空白地圖一張、作畫紙若干、炫彩棒等。

  活動過程:

  1.說說自己家的顏色。

 。1)師:我們每人都有一個家,打開家門,你的家是什么顏色的?

 。2)根據幼兒講述,依次出示各色字卡。

  (3)小結: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組成了一個彩色的家。

  2.說說大家的“家”——祖國的顏色。

  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許多的叔叔阿姨都有一個共同的家,這個家叫什么?

  (1)說說我們的大“家”。

  a.師:在這個大大的“家”里,有些什么顏色?這些顏色又會是什么呢?

  b.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并講述大“家”里的色彩。

  c.小結:我們的大“家”里有綠色的森林、藍色的海洋、黃色的沙漠、連綿的山峰,真美。

 。2)畫畫我們的大“家”。

 。3)展示交流,欣賞“彩色的家”。

  a.師:在你們的描繪下,我們的“家”變得更美了。誰來介紹一下,我們這個彩色的大“家”里有些什么顏色?是什么呢?

  b.幼兒講述。

  c.師總結,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庭、愛祖國的情感。

《綜合活動4》教案 篇17

  設計意圖:綜合活動“廢紙球”讓幼兒懂得如何利用廢紙自制玩具,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鍛煉手部肌肉,進一步喜歡體育游戲,發展幼兒的創新性。

 。ㄒ唬┙虒W目標:

  1、懂得利用廢紙自制玩具。

  2、發展想象力,鍛煉手部肌肉,喜歡體育游戲。

 。ǘ┙虒W準備:幼兒事先自己帶來的廢紙;事先對廢紙的了解。

 。ㄈ┙虒W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小朋友來到小一班的時候,都帶來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廢紙)

  (2)經過提問使幼兒鞏固知道什么是廢紙

  師:“那么你知道為什么叫它廢紙了嗎?請你舉手告訴大家!

  (3)教師小結:“用過的,已經沒有用處,要扔掉的紙叫做廢紙。”

  2、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師:“可是廢紙悄悄告訴蔡老師他很傷心,因為沒用了,就要被扔到垃圾桶里了,所以蔡老師想把廢紙做成小玩具,這樣可以和小朋友們作朋友不用扔掉了,可是請小朋友們想想可以作成什么呢?”(引導幼兒積極發言,發展想象力。)

  3、出示廢紙球

  師:“看,這是蔡老師做的,猜猜是什么玩具?(引導幫助幼兒積極發言,繼續發展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說出是廢紙球。)”

  師:我們把廢紙制成玩具,拿著它玩,廢紙是不是不會再傷心了?

  4、示范制作廢紙球

  要求:要盡量的圓,緊。

  5、幼兒自主想象廢紙球的玩法,自主玩耍。(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要求:注意安全性

  6、活動結束:整理廢紙球

  活動反思:因為幼兒對此次活動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在活動中表現的非常主動和積極,也因為事前有了對廢紙的理解,活動開展的.很自然,通過幼兒自己從家中收集各種廢紙,知道廢紙的不同來源,比起光光聽老師講要來得更加的具體形象,更加的直觀,印象才會更加的深刻。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得到的絕佳的機會得以發展,有的把廢紙球想象成了肉球,有的說是蘋果,還有的說是湯圓等等……還想出了各種玩法,有踢的,扔的,拋的,還有滾的,還有的是講也講不清的,讓我驚嘆幼兒的想象力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似乎每個幼兒都是個小小的幻想家,在活動中做到了讓幼兒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以幼兒為主,教師為附,動靜結合,通過幼兒的眼動手動,腳動全身動,再加上腦袋動,以一條線貫穿,綜合培養、發展幼兒的各方面。

《綜合活動4》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綜合活動3》教案(精選18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常見的點心(名稱、外形、特征)。2、嘗試學習制作點心:餃子,知道包餃子的過程。3、激發我是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净顒訙蕚洹看箫、油條、點心圖片、餃子皮、餡、醋、鍋等工具、順序圖。...

  • 《綜合活動5》教案(通用21篇)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是小中班的年齡,本學期我發現他們在生活中有了一些互相幫助的意識,但孩子們卻不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清楚,為了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情感,生成了此活動。...

  • 《綜合活動2》教案(精選19篇)

    活動目標1、 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故事帶來的感動和艾米麗心靈的美。2、 學習埃米麗愿分享、夠勇敢、有愛心的品質活動準備ppt、貼圖活動過程一、 引題1、 你想有很特別的本領嗎?什么本領?(提示:要特別,如像魚一...

  • 《綜合活動》教案(通用19篇)

    設計意圖: 最近班里的孩子對“房子”產生了無窮的興趣,各種各樣的“房子”成為了孩子們議論的對象,孩子們對于房子的熱切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還和孩子一起畫了房子,孩子們的房子都離不開傳統的“煙囪模式”。...

  • 《十里長街送總理》教案(通用12篇)

    教材特點:這是一篇有濃重感情色彩的語文文章,課文記敘的是千千萬萬人都知道的事件,即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送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課題暗點了文章的中心,也照有照顯的情感色彩。...

  • 《成長的煩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成長的煩惱》說課設計 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城關一中李秀珍 【說教材地位】《成長的煩惱》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這一活動開展的成敗直系學生的發展。...

  • 《成長的煩惱》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的〗1、知識目標:學會流暢地敘述一件或幾件事,并做到詳略得當,條理分明。2、能力目標:以自主、合作的方式策劃、組織、參與這次活動,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

  •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課文描繪了松坊溪冬天美麗動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山村、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設計意圖:1、通過語言文字的賞析,讓學生體會文章蘊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閱讀過程成為審美的過程。...

  • 《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和課文的第一段。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3、理解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片视频 | 11111日本网站| 五月婷久久综合狠狠爱97 | 免费的成年私人影院网站 | 日本婷婷 | 91少妇香蕉久久精 |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L 亚洲AV国产AV一区无码 |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大片av| 人人草在线视频 | 国产91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一 | 青久久久 | 久草在线视频新时代视频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视频 | 一女4黑人囗交 | 91精品www | 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 | 殴亚乱色熟一区二区三四区 | 邻居少妇很紧毛多水多 | 国女精品爽爽一区二区 | 色综合久久蜜芽国产精品 | 夜夜摸夜夜操 | 人妻出轨和黑人疯狂做国产人 | 综合婷婷色 | 国产a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 91美女视频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 |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av网在线看 | 一区二区最新免费视频 | 亚洲黄一区二区 | 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在线 | 欧美操片 |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观看 | 怀孕挺大肚子疯狂高潮AV毛片 | 日韩成人一级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