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設計(精選3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五次擦燃火柴的課件;樂曲《天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過的?(學生暢所欲言)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卻有家難歸,在寒冷的街頭賣火柴。小女孩有著怎樣的'命運,在這個大年夜發生怎樣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那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簡單地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小女孩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創設情境,喚起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們就靜下心來,仔細地品讀課文,試著走進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世界。認真聽老師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說一說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讀這部分內容,小女孩目前的處境是怎樣的,在文中空白處寫一寫。
3.結合具體的語句匯報
(非常寒冷;非常饑餓——光著頭赤著腳;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獨——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分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4.找生試著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請同學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評價,并提建議。再自由讀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5.指名配樂朗讀。(播放《天鵝》。)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現在最需要什么?(溫暖、食物、疼愛等)可是,她又冷又餓,有家又不敢回,除了舊圍裙里的火柴,一無所有。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深入品讀,感受女孩的悲慘命運
1.自由輕聲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并寫一寫自己的感覺。
2.以匯報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運的悲慘。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現實生活的殘酷:小女孩特別寒冷,渴望溫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爐;特別饑餓,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鵝;現實中孤獨,渴望親人的疼愛,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現實與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襯托出了現實的悲涼,讓人越發感覺到女孩命運的悲慘。
3.選擇讓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小組同學聽。
二、圍繞中心,提出疑問
1.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后兩部分,提出問題。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疑:多么美麗的東西指什么東西?為什么會看到?怎樣看到的? 兩個幸福是什么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自讀本單元的內容,了解單元學習主題;感知四篇課文大意,體會本單元課文的文體特點,弄清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內容和要求。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2、 能根據本單元內容收集有關資料,引導學生養成查閱資料的好習慣。
3、 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扎根心中,并轉化為日常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切入主題。
1、導入:(課件播放)欣賞一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讓你給這組圖片配個標題,你會配什么標題呀?小結學生交流,導入:在我們的生活中,環境被污染,樹木被亂坎的現象可多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一同走近課本的第四單元,去學習一組描寫“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課文。(板書:第四單元“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2.揭示單元主題。師問:我們每組課文前面都有一篇什么?你知道單元導語的作用嗎?學生自由讀一讀本單元的導語,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么?教師總結:是呀,祖國山河如此壯麗!卻讓一些沒有環保意識的人類肆意糟踏,再這樣下去,地球毀滅了,人類將無處生存。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本組的專題就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預設:
(1)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浪費資源現象。
(2)、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3)明確了學習任務。
師:明確了哪些學習任務?
(一)感悟人類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系,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本單元課文的文體特點。能運用“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這個主題下有哪些學習內容?(導學生用逐篇翻閱或者查看目錄的方法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
二、初步感知,整體品悟。
1、這節課我們就要在這一單元中走個來回,了解它們的主要內容。
2、讀書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初讀這一組相同的課文之前,這里的一些學習方法供同學們參考:(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1)、瀏覽( 瀏覽是指快速默讀,不出聲地讀,是種讀書方法,適合在短時間內讀大量的文字。)四篇課文,借助拼音和身邊同學和老師的幫助能認識課文生字,將課文讀通讀順。
(2)、從課題入手,了解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3)、瀏覽四篇課文后,再選擇感興趣的一篇課文來談談自己的初讀感受,并養成邊學習邊做記錄的好習慣,把學習收獲記錄在自己的表格里。
課文題目
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讀課文感受或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件事
為了更好學習每一篇課文,我們在課下要查的資料
《只有一個地球》
《大瀑布的葬禮》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青山不老》
我知道口語交際的內容是:
這次習作是讓我們寫: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填好表格。
(師巡視指導,發現并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方法,如勾畫生字詞語,不懂的地方作記號,作批注等,適時給予激勵推廣。)
三、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1、師:讀完整個單元后,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現在把你的收獲小組交流,讓大家分享。
2、各組派代表展示表格,集體評議。
四、匯報學習收獲,明確學習任務。
師: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剛才你在讀課文是否高興了,著急了,痛心了,氣憤了或是擔憂了?把觸動你心靈的課文和大家交流!
預設:
1、《只有一個地球》闡述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到有些擔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了解到礦物資源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樣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我們可不能不加節制地開采。
師:是啊,我們人類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那樣的自私啊!
2、我讀了這篇課文感到非常痛心的。特別是讀了第四自然段,我看到的地球因為濫用化學品,空氣、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樹木也不能再生長。
師:誰是罪魁禍首?(人類)
4、 老師,我也很痛心,人類傷害了地球。人類濫砍濫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師:多么貪婪的人類啊!
5、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的,就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用品,現在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師:你能聯系實際或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說說什么是“生態災難”嗎?
6、 我們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就是人們濫砍濫伐,最后引發洪災。
7、 這些年的春天的沙塵暴也是生態災難。
師:不光是這些,為了理解課文,你課下準備查哪些資料?
我想查我國生態環境狀況,以及全球生態環境狀況的資料。
師:讀了其他幾篇課文你又有哪些感受?
8、 讀了《大瀑布的葬禮》我也非常痛心,昔日的大瀑布是那樣雄奇壯觀,如今卻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怎不叫人痛心啊!
師:大瀑布的消失讓人痛心疾首,你想課下查閱哪些資料?
師:你們說得真好,是啊,人們不保護這些資源,實際是對自己的毀滅。那么在現實生活中,你認為我們小學生怎樣從身邊做起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呢?
9、 讀了《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篇課文我非常感動,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
師:你能讀一讀令你感動的語句嗎?
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質疑:印第安人好象要離開這片土地,這是為什么?
師:同學們課下去查閱資料,了解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的酋長西雅圖,為我們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10、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課文,我很感動,一個山野老農,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了不起的奇跡,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師:是啊,不僅實現了人生價值,同時也造福于子孫后代。
這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的內容是?
(結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
這次習作是讓我們寫什么?
任選一個:
(1)寫建議書,根據生活中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寫一份建議書。
(2)根據漫畫寫環保故事。
五、做好學習計劃,激發閱讀期待。
1.過渡:為了更好地學好每一篇課文,我們在課下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學生交流。
2.指導關注──“扶”:除了多讀,預習之外,其實教材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引導呢。現在,先讓我們來看看寬帶網(點擊課件),請細細默讀,你明白了什么?(注意默讀的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預設:反復讀精讀課文,自學生字,積累詞句,根據課文后的習題讀書感悟,理解內容,自學略讀課文,根據閱讀提示讀書感悟。查找有關資料,把收集到的資料與同學分享,還可以隨時整理在手抄報上。
3.同法關注──“放”:除此之外,教材還有哪些地方為我們作學習準備做了提示?你怎么知道的?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小練筆、選做題、資料袋、口語交際、習作要求等。
4.師小結并提出預習要求:
①把每一篇課文讀熟,初步感受“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②利用寬帶網、觀看影視節目、閱讀課外書、請別人介紹等方法搜集、整理、閱讀更多關于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資料。
③觀察身邊浪費各種資源的現象,準備習作。
六、小結。
師“看板書,回顧導讀:了解了單元專題及內容“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我們會胸中有數;因為 “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學習方法得當,我們的學習過程會更扎實有效;因為準備充分,“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我們會更鎮定從容。那么,就讓我們從下節語文課開始,一起細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來感受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設計 篇3
活動主題:
珍愛生命感悟生命
活動目的:
通過這樣的活動生命在春天里小動物盡情綻放。生命,是每一位母親用血肉與靈魂孕育的瑰寶;是每一位藝術家用感情和肢體塑造的奇跡;是每一位智者用心智和時間探討的奧秘,使同學們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意義,理解生命的珍貴和價值。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關心他人、關心自然。
教學構想:
鼓勵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理解大意。課前讓學生廣泛地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課堂上要充分地引導學生交流資料,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凝聚的民族智慧。
活動步驟:
準備。
1.分組討論擬定活動,如擬定活動內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項.程序等。
2.如果掃墓要了解程序.應注意事項等;如果觀察小動物,要準備好筆和紙,隨時記錄現象.心情等;如果采訪,要先擬好采訪提綱。活動。
3.清明節掃墓,緬懷先輩,思考怎樣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4.參觀動物園.植物園,觀察植物及小動物的出生.成長,感受生命力量的偉大。
5.采訪敬老院或醫院,了解老人的過去,了解老人與病魔的抗爭,了解器官捐獻.移植情況,體會生命的堅強與脆弱。
6.開一個故事會,講一講有關生命的故事,知道生命來之不易,知道生命是愛與奉獻的結晶。
成果展示
略
活動范例掃墓
今天是我們全家去祭掃外公陵墓的日子。可一大早天空便下起了傾盆大雨。在我看來,這場雨下得正巧,下得好,因為它加深了我們的.誠意,讓我對外公的思念又多了幾分。
早晨,一個小時的車程后,我們來到了外公的陵墓前。與前幾次一樣,舅舅先拿出準備好的食物,并分類放在瓷盤子里。我一看,有麻糕、蛋糕、蘋果、柑橘等。在我們看來都是那么好吃的點心,現在供給外公吃,好像他就在我們身邊,過著和我們一樣的生活。我看著舅舅一邊口中說著祝福外公的話,一邊往放在墓中間的酒杯中倒滿白酒,還插了三柱香。點著后,一條淡淡的青煙隨風飄散。為了不讓給外公的東西淋濕,媽媽、阿姨、舅舅輪流撐著一把大傘。我能看出,在他們的眼神中透著淡淡的憂傷。隨后,舅舅把紙錢燒著了還說要多燒一點,讓外公用個夠。不知為什么,我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也許是思念外公吧。我含著淚水,帶著無比的思念之情朝外公的陵墓鞠了三個躬。雨還在“嘩嘩”下著,那是天空的眼淚。人們雖然知道,祭祀是迷信的,送去的吃的外公都不可能再吃到了,傳達給去世的人。
你相信嗎?我到現在一次都沒有看見過外公。外公在我還沒出世前就去世了,已整整離開我們十六年了。我只能靠著外婆家的照片和我的猜測想象外公的樣子。在我看來,外公一定是世界上第一慈祥的老人。他戴著一副深色框眼鏡,感覺時刻在思考,時刻在享受生活。而我不知道外公其實還是個特別能干的人。聽媽媽和阿姨說,他們小時候的飯都是外公燒的,外公還會做很多家務,是我想象不出來的。要是他現在還活在我身邊,我一定會很依賴他。聽媽媽說,小時候外公可寵她了,我想,如果他還在,他一定會像寵愛媽媽一樣寵愛我吧!那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外孫女。
中午,回到外婆家團圓。當我看到外婆時,突然感到特別親切溫暖。是啊,外公已離我而去,外婆卻仍然在疼愛我。我要把對外公的思念轉化為對外婆的加倍孝順,讓外婆因有我這樣一個可愛的外孫女而更加幸福快樂,讓活著的人兒能體會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門外,雨仍在瀝瀝地下著,一如我思念親人的情感仍在流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