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的聯想》教學設計
課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和了解圖形聯想,創作關于洞的聯想作品。
2、能夠大膽聯想完成作品,提高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
3、學生愿意進行洞的聯想練習,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材料表現洞的聯想作品。
教學難點:制作平面和立體的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幾張大紙、裝飾好的紙箱及里面帶洞的畫
學具準備:
幾張大紙、紙杯、彩筆(油畫筆)、手工紙、剪子、膠棒等
教學過程:
一、懸念激趣:
教師首先出示一個包裝好的禮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禮盒,你們猜猜里面會有什么呢?
生:有小動物、有衣服等;
教師把禮盒翻轉到背面,讓學生觀察:你們看,禮盒背面有什么?
生:上面有一個洞。
師:誰想透過上面這個洞證實一下大家的猜測?
生:有房子,下雪了。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原來是一幅美麗的雪景。(將作品貼在黑板上)誰還想來?(再找同學看)
生:有小橋、塔。
師:是的,這是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將作品貼在黑板上)
師:看一看里面還有什么?(再找同學看)
生:是小熊。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一只小熊離開家出去玩的情景。(將作品貼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看這幾幅畫,你有什么新奇的發現?
生:每一幅畫中都有洞。
師:是的,每一幅畫都有洞,大家觀察洞在作品中代表了什么?
生:洞代表了窗戶、門、熊洞、橋洞。
師:這幾幅畫是在隨意挖好的洞上展開聯想,添畫出來的。今天我們就共同嘗試一下洞的聯想。出示課件《洞的聯想》
二、講授新課:
1、根據洞的形狀進行聯想:
師:同學們再來觀察一下這幾幅畫中的洞是什么形狀的?
學:方形、長方形、半圓形。
師: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洞是方形的?哪些洞是半圓形的?哪些洞是長方形的?
學生回答。(4-—5名學生)
師:還有其他形狀的洞嗎?
生:圓形、心形等。
師根據學生說的洞的形狀引導他們聯想。
2、研究挖洞的方法:
師:你們猜猜老師是用什么方法在紙上挖的洞呢?
生:剪、撕、刻。(教師板書)
師: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
3、欣賞作品:
師:老師這還有幾幅用這些方法制作的洞的聯想作品,咱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把洞當成了什么?又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好嗎?(出示課件)
師引導學生看作品內容。
小結:看來不同形狀的洞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聯想和感受。
3、合作探究用紙表現洞的其它方法:
師:除了在紙上隨意挖洞以外,你們還能怎么樣利用這張紙來表現洞呢?小組討論,拿出紙試試。
找學生說方法,并讓其他人試試。(折、卷、畫等)教師板書課題。
4、認識洞的立體和平面效果:
師:用紙卷的洞和在紙上挖的洞有什么不同?
生:在紙上挖的洞是平面的,用紙卷的洞是立體的。
師板書:平面、立體
5、對立體的洞進行聯想:
師:立體的洞,讓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你還能用哪些材料來制作立體的洞?
生回答(如:紙杯、紙箱等)
6、欣賞關于洞的立體作品,師主要引導看作品的材料、方法。
三、創新制作
1、引導學生構思作品:
師:同學們,看來只要肯動腦筋就能夠用很多方法、很多材料來表現洞。那么你想表現一個什么樣的洞?又會用到哪些材料?發生了哪些與洞有關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給學生時間想)想好后和同座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