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世界(二)
課前準備
(學生)畫紙,繪畫工具。
(教師)課件,水粉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1.實驗引入,揭示課題。
(1)在一個大玻璃杯里倒入黃顏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藍顏色水。提問:請問玻璃杯里水的顏色有什么變化?(顏色慢慢地由黃變綠直到變成藍色)
(2)小結:色彩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神奇!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將進一步來學習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識,我們將認識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像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顏色在色性上慢慢地產生變化,稱為色彩的漸變。
出示課題:《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戲,理性分析。
(1)將剛才兩種顏色水的變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來(由黃色排到黃綠色、綠色、藍綠色,再排到藍色)。
(2)將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顏色的漸變排列(由綠到粉綠到白色,由綠到黃綠到黃色),并作相關的色彩實驗游戲。學生觀察、感受。
(3)出示示范圖片,讓學生把眼睛瞇成一條線來觀察,感受色彩的明度變化。
(4)小結:
①色相: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色彩在變化過程中呈現出了不同的相貌,這就是色彩的色相。紅橙黃綠青藍紫就是七種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純度(彩度、飽和度):在活動中我們還看到色彩在漸變過程中其純度也發生了變化。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淺、明暗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于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學上也稱它們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漸變。
我們不僅要感激色彩為我們帶來的視覺美,更要學會用心靈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時不用具體的形象,美麗的色彩世界通過一年中四季的變化,它就可以告訴你它存在的意義。
(1)提問:在生活當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漸變色彩?
(2)學生討論,教師小結:早上朝霞升起的時候能看到漸變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燈色彩是漸變的,天空是漸變的,海水是漸變的……剛才大家所說的都是生活中所觀察到的漸變色彩,實際上有一種繪畫中也常用漸變色彩,就是裝飾畫。
(提示:講解色彩知識包括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的理解,闡述色彩的冷暖變化。)
4.欣賞教材,觀察分析。
(1)提問:觀察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說說它們的色調特點。運用漸變色彩畫出來的畫與普通的畫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小結:畫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與空間感。
5.講解示范,明確要求。
(1)選擇好漸變的色彩,想一想將這種色彩變成另外怎樣的色彩。
(2)顏料里不要隨意加水。
(3)漸變色彩的第一格顏色就是直接擠出來的色彩,比如紅色,然后慢慢地在紅色里加入黃顏料,要把握好色彩漸變的度,越往后黃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黃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要求:
(1)在一排方格內完成三組色彩的推移。如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
(2)選用恰當的顏色,運用色彩推移的方法為空白圖案填色,要求畫面工整,顏色搭配適當。
7.作業講評,小結下課。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色彩繪畫中多嘗試漸變色,并出示優秀的學生作業進行欣賞、小結。
準備一幅你認為最有色彩感覺的繪畫作品在下一節課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