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感覺色彩
第13課 感覺色彩
第一課時《走進色彩的世界》
教學目標:
(1) 通過吸取大自然的物品,觀察、取樣、感受、發現等,進行主動的發現色彩及感受色彩給帶來的視覺情感。(人文主題)
(2) 通過學習復習,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技能主題)
課程準備:
大自然的取樣實物(鵝卵石或樹葉)
課程活動流程:
(1) 老師提問 —— 感受春、夏、秋、冬大自然的色彩。
(2) 走出教室,學生到校園中撿鵝卵石或樹葉——走進大自然尋找實物,發現色彩。
(3) 清洗整理實物——仔細觀察手中實物的色彩(獨立觀察、互相討論)
(4) 裁出大小見方的鉛畫紙——動手(邊緣藥整齊光滑)
(5) 尋找手中石頭的色相同時復習色相的相關知識——色彩語言、色相知識。
(6) 調好色相、均勻的涂在鉛畫紙上
(7) 全班同學把上好色彩的紙貼于黑板——制作
(8) 發現、感受 從小——大的色相——生活感受、面貌
課程語言設計:(教學片段)
師:閉上眼睛感受,設想假如現在是春天,呈現在你眼前的色彩會是藍、綠、冷、暖、還是其它呢?
生:是綠色,是冷色同時也有暖色,因為有花朵
師:接著讓學生感受夏、秋、冬的色彩(學生在這里很活躍,閉著眼睛,感受討論春、夏、秋冬的色彩印象。)
師:在這里緊接著設問:那這些是一種怎樣的色彩呢?是人造的還是大自然的。
——全體同學參與回答:大自然的
——很好,知道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彩色世界里,這些色彩不僅進化了地球上的生命,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人類可以用色彩來指揮交通,識別物品,裝點居室,甚至用它來裝扮人類自己。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大自然的色彩。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感受校園美麗色彩的同時尋找校園中的鵝卵石以及掉在地上的樹葉,并撿起,從中挑選出你喜歡的進教室(學生歡快尋找并樂在其中。)
——大家把收集來的石頭以及樹葉整理,清洗干凈,尋找一個色彩的本貌(這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色相)
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色相以及學來的感覺。
——要求學生用顏色來調配手中的物品色彩(觀察方法,瞇起眼睛,提煉出物品的主要色調)
——并把調好的色彩平涂在裁剪好的的鉛畫紙上。
——全班同學完成后全部貼于黑板(以單塊色彩組合成一片色。全班非常活躍和驚喜,他們似乎從中發現了什么。)
——生活感受
(叢中認識到色彩竟然能如此的豐富和富于變化)
——整堂課收尾。
知識點: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面貌,光譜中有150種可分辨的色相,可以將它們歸納為六種基本色相。在基本的色相中又有三原色,色相是由光線的不同波長決定的,色相是色彩的主要對比因素。
第二課時 形體與色彩
一 目標
本課的目標在于使學生認識從導體的形體變化的感覺:從單個——多個或更多的形體的色彩所帶來的對學生的不同感受。這是從人文主題方面考慮的。技能技法則是從中能認識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語言以及廢用材料的再利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 課堂準備:
4開大小的卡紙、水粉顏料、廢舊報紙、水粉筆、剪刀、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