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認識色彩的色調(高中美術教案)
第六課 認識色彩的色調 寫生教具: 靜物水果等 示范教具:不同的色調的色彩范畫派發資料:無學生準備: 水粉臨本、色彩工具等作業安排: 完成兩到三張水粉色彩練習授課時間:共 13 課時授課時間:第六周展示目標:1、認識什么是色調的概念 2、認識色調在水粉畫中的作用 導入新課: 張貼幾張不同色調的水粉范畫,觀看幻燈片。講授新課:
在水粉靜物作品中,有很多因素如色調、明暗、造型、空間等等都很重要,其中色調最為突出,這是因為它直接關乎著作品檔次的高低。因而,在水粉畫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好色調教學對提高整個水粉專業教學有著關鍵性作用。
一、認識色調的概念。在水粉畫中色調是指各物體之間所形成的整體色彩傾向,例如我們經常說的暖色調、冷色調、中性色調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還可以具體的有所指:紅色調、黃色調、藍色調、紫色調、綠色調……
二、色調的形成。色彩調子的形成因素是非常多的,不僅光線對色調形成發揮的作用很大,就連物體本身固有色和物體受環境影響的條件色對色調的形成也能產生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見,我們發現在水粉靜物作品中它的形成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不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得引導學生正確的區分和把握畫面色調的形成。這種基本色調通常體現在畫面主體物和主要襯布上。畫面中任何一塊色彩都要從屬于畫面的主色調,不能偏于這種整體的色彩傾向。探究一: 1、學會整體的觀察和歸類定位的方法,迅速抓往一組物體的基本色調。嘗試練習一:嘗試完成一張暖色調色彩練習探究二:2、進一步理解畫面色調的形成,是由于物體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產生的,因此,鼓勵學生多花時間去找物體間的色彩聯系,去思考任何一種色彩的產生都是有其重要依據的,沒有依據的色彩是不可能出現在畫面上的,也不可能形成色調。 嘗試練習二:嘗試完成一張冷色調色彩練習
探究三:3、學生對色調形成的認識既是一個感性的過程,又是一個理性的過程。在這個感性過程中,讓他們盡可能的多看色彩,多看不同的色彩,讓他們懂得畫色彩是畫不同的色彩,而不是畫單色;在這個理性過程中,讓他們盡可能多地自覺分析色彩的形成,分析色彩關系的產生,分析色調的統一性。嘗試練習三:嘗試完成一張中性色調色彩練習課堂小結:課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