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蹦蹦跳跳》教學設計與設計意圖
設計思想:
《蹦蹦跳跳》一課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教育觀念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理念的推進、落實中進行的課堂教學研究。它是以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新課程、探索新方法為宗旨的教學設計。課堂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創造能力、拓展發揚美術文化,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現,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
教學目標:
1、掌握紙彈簧的基本折疊和制作方法,體驗和了解紙彈簧的形態特征。
2、結合紙彈簧的形態特征,創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過程與方法:
(1)在開放式的尋寶游戲中體驗、感受小紙偶的蹦蹦跳跳,學習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2)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習小紙偶組織制作方法。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體驗嘗試、聯系生活、欣賞表現挖掘人文內涵,激發學生傳承美術文化的愿望和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對紙彈簧進行裝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律動與游戲——通過尋寶大行動機趣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接觸小紙偶,幫助學生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把座位附近的寶貝找出來交給組長。
2、討論自己組找到的是什么寶貝?
3、你們發現他們有什么特點,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
教師小結:
1.他們都是通過畫、剪、折、貼而成的。
2.說說小紙偶制作的多有趣,蹦蹦跳跳的多生動。
[設計思想:游戲創設了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最主要的是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能夠及時地發現蹦蹦跳跳小紙偶的可愛,通過畫、剪、折、貼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觀看與探究——交朋友……認識小紙偶
觀看:
1、設置情景導入本課: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小朋友,你們來說說叫什么名字?
學生:北京奧運會福娃,他們叫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
2、教師出示福蛙小紙偶:你們覺得他可愛嗎?想跟他們做朋友嗎?
學生:自主回答。
3、今天他們就帶領我們蹦蹦跳跳迎奧運……
探究:
1、教師:出示小紙偶。這些小紙偶為什么會蹦蹦跳跳?
學生:他們的身體是用了紙彈來做成的。
3、教師:你們想學做這些蹦蹦跳跳的小紙偶嗎?
學生:自主回答。
[設計思想:通過交朋友的方式使學生對小紙偶更有親切感,想讓學生先入為主喜歡上小紙偶,然后給他們提示:小紙偶為什么是會動的?那是因為他的身體用了有彈性的紙彈簧,一動他就蹦蹦跳跳起來了。]
三、示范與練習
1、教師:運用實物投影儀示范紙彈簧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