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紙的教學設計
染紙教學設計江都市楊莊中心小學 陳金勇
一教學目標:染紙的教學設計
1.認知: 掌握染紙的表現規律和方法,了解染紙其特有的美感。(情感)
2.操作: 在宣紙上運用染料及其他輔助工具來表現染紙生活。染紙的教學設計
3創造:創作一幅色富有情趣的染紙作品。(情感)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自行摸索染紙的方法。染紙的教學設計
2.難點:在染紙創作中學會運用折、點染、浸染等手法。
三、達標規程
感受美――了解美--創造美--評價美。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毛筆、染料、宣紙、調色盤、水杯等。
2.教師:番茄拼盤一份,染紙作品、情景圖片幾幅、剪刀、白紙等。
五、教學過程
課前:剪洞游戲
(教師折紙、剪洞,學生猜一剪刀能剪幾個洞。)一剪一洞、一剪兩洞、一剪三洞、一剪三個半洞,滲透不同的折紙方法與畫面的效果的聯系。
課上: 導入
1.(師生問好。)
2.(師出示一盤番茄拼盤,)剛才同學們的表現不錯,老師獎給大家一盤番茄拼盤,大家喜歡嗎?為什么?(師板書:色彩 點線面 )
3.這么誘人的拼盤大家想嘗嘗嗎?可是不夠怎么辦呢?老師有個辦法——畫餅充饑?醋郎希蠋煘榇蠹覝蕚淞藞A圓的盤子,不過呢是紙做的,請同學們嘗試著用桌上的宣紙盤子、染料及其它工具來表現番茄拼盤的色彩和造型。
4. (學生動手嘗試。拼盤展示,介紹做法:)
a. (折后再著色。你是怎么折的,演示折法染紙。你們有沒有其它折法?怎么折?各人拿桌上的小塊宣紙折一折,再著色。交流嘗試結果。)
b. (學生離位交流其它經驗。)[染料加水后染、染后加水、夾后染、扎后染……]
初步認識染紙
1.同學們,剛才我們所接觸到的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染紙》(板書課題。)染紙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欣賞染紙作品,師解說。)
2.(教師給以上的作品起名:選擇其中一幅,起三個不同名字。學生嘗試。)
3.色香味俱全的蔬果拼盤能引起我們的食欲,更能激起我們表現的欲望,其實在的生活中還有更多的情景能撞擊出我們創作的靈感。(欣賞圖片)色彩艷麗的花草,形狀別致的花蕊,色調統一的風景,點線面造型的建筑。
4.你能從生活中也找出幾幅嗎?(師生交流。)
5.除了這些情景,我們還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情緒自由的宣泄在作品上
創作染紙作品
1.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創作一幅染紙作品,并給她起上一個美麗動聽的名字(輕音樂,學生創作。)
2.(師巡視反饋信息,個別引導。)
講評
1.看到同學們的笑臉就老師就知道你們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下面就請你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大家,說說她的名字和你認為作品中最滿意的地方(作品貼上黑板。)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拓展
同學們的作品真的很美,可就這樣展示在大家面前未免顯得有些寒磣。農產品加工后能賣個好價錢,想想辦法,把我們的作品也來個精加工,怎么樣?你有什么想法?(師生交流)同學們的想法很好,課后如果有時間請完成你的想法。
這堂課大家辛苦了!下課
評析:
一. 注重學生個性的張揚
美術課具有實踐性、趣味性、自主性、創造性等特點,對培養學生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健全和發展學生個性起著不可替代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培養人的基本素質,發展健全學生個性的重要陣地,也是健全個性發展行之有效的途徑。而面對基礎不一,性格各異,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生施教,顯然,難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往往只能成為一種良好的愿望。在本節課上,教者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空間,學生在沒有框框條條的創作過程中敢去設想、嘗試,他們所創作出來的作品風格、形式、題材也各不相同。在評價過程中,教者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對這些學生的作品都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