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上:01課 大家一起畫
[第一次嘗試后說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 及時反饋:誰愿意說說你遇到的問題?
6.簡單評價:剛才小朋友畫的魚有哪些形狀?學生說說。那么你知道魚兒還會有哪些形狀、顏色呢?接下去老師帶大家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里的魚,好嗎?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成表象,為進一步造型表現做鋪墊。]
7、根據看到的,讓學生說說魚兒還可以有哪些形狀?顏色?花紋?那么海底還有什么呢?
(看情況,給會說的學生戴上一條魚的頭飾,鼓勵學生想象。)
(三)第三次體驗:
l 繼續畫下去,合作完成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
2 下面我們大家一起畫!(出示課題)找好你的小伙伴,組合畫成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
[再嘗試開始,合作體驗探究活動繼續進行。]
3.教師輔導個別小組。(出示準備好的魚掛件,使我們的教室成為一個海底世界。)
[創設情景氛圍。]
4.聽音樂,結束,進行評價。哪位小朋友愿意先來介紹你們這組畫了一些什么魚?還畫了什么?
5.假如我們一個人畫海底世界,你覺得能這么快就畫好嗎?會畫得這么好嗎?
[說明團結合作力量大,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小組創造與班級集體評價相輔相成,前者是后者的準備與積累,后者是前者的進一步的拓展。]
(四)課堂延伸:
1 我們大家一起畫,還可以畫什么呢?下面我們看其他小朋友畫了一些什么?出示錄像)看錄像。他們畫了一些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在墻上畫畫?
[結合思想教育,讓學生懂得繪畫材料多種多樣,但不可以到處亂涂亂畫的道理。]
2.老師平時有時間就畫,你知道我喜歡畫什么?畫在哪里?
3.出示教師畫在不同材料上的畫。)我平時還喜歡收集:你看!小朋友喝水用的杯子、茶壺上等表面就畫有漂亮的畫。
[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4.在我們身邊,還有什么可以作為畫畫的工具材料?
[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缺少的是發現。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創新。]
七、反思
1 本節課,從教學時間的分配上看,講解時間明顯比傳統教學所用的時間少了,而重點把時間放在學生嘗試和練習體驗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 從提問來看,本節課共提23個問題,感受類問題有12個,所占的比例較高;在教學中,較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了解類問題7個,這說明對學生知識性了解與體驗性情感相輔相成。從應答方式看,總體上能對學生回答進行鼓勵、稱贊,反饋比較理想。在整節課中,教師也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3 這一節課主要有三次嘗試體驗練習環節:第一次學生動手的時間為2分,參與率5%;第二次學生動手時間為4分,參與率100%;第三次動手時間為10分,參與率100%。整堂課上學生動手16分,占上課時間的34%;練習評價5分,占上課時間12%。兩項合計為46%。從時間比例看,十分重視學生的體驗探究能力的培養。三次體驗練習時每一次都有相當的練習指導,練習指導也多用啟發式教學,學生思維比較開闊。整個練習,從易到難,由嘗試到創造的層次遞進十分清楚;突出練習內容更具創造性,練習方式也強調與人合作的要求;從個體示范到合作創造,體現從簡單到復雜、從模仿到創造的思維發展過程。嘗試練習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節課,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下一起體驗,并創造總結出可以使用的更多的繪畫工具材料。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生真正體會到從未體會過的感受,因為在課堂上,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有這么大的沙盤,有白白的墻壁,還有平時屬于老師的黑板,今天學生可以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