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教學課例
在設計這節課我的故事的時候,我主要是想以樹為載體,突出人與自然或是動物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培養學生對于樹的情感。我的故事考慮到農村的地區優勢,教學方法采用以學生觀察發現為主的方法。
上課我的故事的時候,先用語言描述一粒樹的種子從經過遙遠旅程到破土而出和長大為樹的經歷,注意,在這里講述之前不告訴學生講的是樹,讓學生猜猜主角是什么,提高參與的積極性,為下一步做一個心理熱身。
之后我和學生共同分析樹的組成部分,不同樹各處的特征,請知道得多的學生說樹的其它知識,榨干他們所知的那點東西,也能下一步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在表揚過一番之后,我又問他們對樹還有什么了解,哈哈,這下一定不會知道了,這時我告訴他們我們的教室前,學校的校園里就有不少棵大樹,里面藏著不少我們尚不了解的秘密,問想不想親自去找一找,回答一定是想了。那好,我們就出發,用心去感受一下大樹吧!
學生們一窩蜂似的沖了出去,圍在一棵棵樹周圍細細地看。沒兩分鐘時間,學生陸陸續續地回來了,扯著我的衣服搶著說他們的發現。有的發現樹葉子上有泡泡,猜是蚊子叮的;有的發現各處的顏色同以前畫不太相同;有的發現樹還有花兒陪伴著;有的發現樹長得像一個人在站立......
我讓學生們回到座位上,鼓勵其將自己的感受用畫的形式表現給其他同學看,最好能組織成一個故事。然后布置課堂作業:以樹為主題畫一幅有趣的畫。
還有五分鐘下課的時候,學生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我挑了幾位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講一講大樹的故事,并鼓勵他們今后多做觀察一、 教材分析
卡通的觸角已經伸向全球的各個角落,華特。迪斯尼公司創造的米老鼠、唐老鴨的系列形象深入人心,全世界無數兒童的圖畫冊、作業本、書包、鉛筆盒、衣帽服飾、賀卡貼紙上充斥著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形象。卡通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之中,逐漸成為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特別喜愛的一種繪畫形式。
卡通一詞是英語 cartoon 的音譯,在英語中 animated cartoon 意為“活動的連環漫畫”。動態的畫面為卡通片,靜態的畫面為卡通畫。卡通綜合了漫畫、連環畫的一些特點,形成了特有的表現手法,具有造型夸張幽默;色彩鮮艷協調;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卡通塑造的藝術形象對青少的影響決不在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之下。動畫片《獅子王》、《玩具總動員》、《大鬧天宮》、《黑貓警長》等寓教于樂、寓教于美、有善惡、有美丑、有現實與想象、有歷史與未來,精彩紛呈,生動有趣。學習畫卡通,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本課的知識內容豐富,涵蓋了漫畫、卡通畫(片)兩方面的知識。通過對卡通作品的欣賞,進一步提高對卡通畫的特點、表現手法的認識,并嘗試用卡通形式表現自已生活中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設計一個生動的卡通形象,培養探究和創造表現能力。
二、 教學思路
本課用三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有趣的卡通”為題先引導同學們欣賞優秀的卡通作品,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并向同學們介紹卡通的特點和形式。第二課時以“編一個有趣的故事”為題啟發同學們的思維,以課本的范圖為例編一個有趣的故事。第三課時以“我的故事”為題用卡通的形式表現一個自已的有趣的故事或一個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