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大象》教學實錄
可愛的大象教 學 實 錄
設 計 意 圖:
《可愛的大象》教 學 實 錄
教學情境:
(本課是二年級美術上冊《可愛的大象》)
教師:今天我們學畫一種動物,可愛的大象是什么動物呢?老師先說一個謎語,同學們猜一猜好不好?
(一聽要猜謎語,學生們的精氣神兒來了,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我這來了。)
“陸地動物數它大,鼻子長長很靈活;
耳朵長得像簸箕,干起活來很積極。”
(學生們紛紛猜出是大象)
出示課題:《可愛的大象》
(出示課題時,教師用一只大象的形象代替了課題中的“大象”兩個字。)
教師:(指著課題中那只大象)看到這只大象,你有什么感覺?
學生1:我覺得大象的耳朵大大的。
學生2:我覺得大象的鼻子長長的,還能卷起來。
學生3:我覺得大象的牙很長、挺尖的。
學生4:我覺得大象胖乎乎的,挺可愛的。
……
(教師抓住學生說出大象“可愛”這一時機,繼續引導。)
大象既然那么可愛,下面我們就看一段“大象”的錄象,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大象身體的各個部分是什么樣的?
(學生們聚精會神地看錄像并小聲議論著。)
看完錄象后,鼓勵學生給大家模仿幾個大象的動作?
(學生上前模仿,下面的學生都興高采烈地看著)
學生1模仿大象在搬東西……
學生2模仿大象洗澡……
學生3模仿大象玩耍……
……
學生模仿一個動作,教師讓其他學生猜這個同學模仿的大象在干什么。
教師:我們語文課上學過一篇有關大象的課文,是什么?
學生們都爭著回答:是《盲人摸象》。
(教師請一個同學給大家根據課文內容講故事)
教師:課文中五個盲人說的大象都錯在哪?
學生:把大象身體個別部分的特征當成是大象整體的特征。
(教師借助實物投影儀出示一張大象照片)
鼓勵學生看著大象的照片把大象的整個特征說一下?
(學生說) (教師畫)
大象的身體—— 像 床 —— 圓角方形
大象的腿 —— 像大圓柱子 —— 圓柱形
大象的耳朵 —— 像簸箕 —— 圓角梯形
大象的尾巴 —— 像繩子 —— 細長條
大象的牙 —— 像大蘿卜 —— 彎三角形
教師:假如讓你來摸,你想摸大象的哪個部位?為什么?
學生:摸大象的鼻子。因為大象的鼻子最靈活!
學生在教師鼓勵下,在老師未畫完的稿上添畫出大象的鼻子。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大象的鼻子像一條大管子
讓學生自己畫一個大象
……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業
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作業中的缺點,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
出示展板“大象的家”,鼓勵學生把自己畫的大象貼到展板中 。
猜一猜:
通過猜謎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大象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并以此引出課題。
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大象有初步的認識。
看一看、學一學:
通過看錄像和模仿大象的動作,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并親身體會大象的身體特征,來達到鍛煉學生觀察能力的目的。
說一說:
與語文學科整合,借助語文知識加深學生對大象特征的認識。
借助實物投影儀,使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大象的特征
用學生說、教師畫的形式,進一步了解大象的身體特征
自然的引出本課的教學難點
學生之間互評,找出問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