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藝術欣賞
2.蘇州拙政園
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藝術是我國很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園林建筑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利用自然環境組織借景.建造亭、臺、樓、閣、廊、館、橋、花墻、漏窗、石徑等,配以山水、樹石、花木,組成各種藝術形象和藝術意境的園景。欣賞園林,就像瀏覽一幅山水畫卷,身臨其境,或穿林越澗.或臨池俯瞰,或登山遠眺,或人谷探幽,或入室,或登樓,時隱時現的景物不斷變化,產生無窮的意境和豐富的聯想。位于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的蘇州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址原為大宏寺.明代御史王獻臣在正德年間(1506--1521年)辭職回鄉買下寺產改建成私人園林,取名拙政園。現存抽政園已經過各代的修整和擴建,分為東、西、中三個部分,總面積為62畝,其中水面占3/5。中部占地18.5畝,其中水面占1/3,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中部正中為水池.山石、樹木,建筑比較疏朗自然,其中遠香堂是一座四面廳,四周景色呈現窗前。堂前假山略有起伏,北面臨水筑月臺,池水以土山分隔,形似兩座小島,山上樹木蔥翠,有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沿池植垂柳,長廊北面有見山樓,樓兩層,三面環水,西側假山一迭,登樓可至道盤山架閣,南軒與香洲隔水相望。此外還有小飛虹、小滄浪、聽松風處、得真亭等,重廊復廓,小巧精致。遠香堂東枇杷園,人洞門為一院落,內為玲瓏館。從洞門南望嘉實亭.北望雪香云蔚亭,都有獨到之處。拙政團水池面積很大,但有聚有分,山徑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富有自然景色 園內布局利用自然,采用分割空間、對比借景的手法,借鑒傳統的繪畫藝術,因地造景.景隨步移,成為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園林代表作。
3. 云南大勐龍曼飛龍塔
云南大勐龍曼飛龍塔位于云南省景洪縣大勐龍的曼飛龍村后山上。塔群由大小九塔組成。潔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筍破土而出,因有筍塔之稱。塔為磚石結構,建于傣歷五xx年(公元1'2xx年),系小乘佛教建筑。塔群建筑在圓形基座上,基座高3.9米 市
局呈花瓣狀。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2.29米;八個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座下設佛龕,龕內供佛像。每座塔的塔身均作覆缽式半圓體,建在三層蓮花須彌上,塔剎由蓮花座托上的相輪、寶瓶組成,金光閃閃。塔尖上有叮當作響的小銅鈐。在正南向龕下的原生巖石上,有一躁印跡,傳為釋迦牟尼的足跡,因而興建此塔。塔上的各種雕塑、浮肪,彩繪,
造型優美,秀麗和諧。
5.侗鄉風雨橋
侗鄉風雨橋是建在侗鄉村前寨后的公用橋,又叫花橋。橋長一般50—100米.大青石砌成的橋墩上,鋪雙層杉木為梁,橋上建不同屋頂的樓閣數座,連接成一座長廊式走道橋身。整個橋身的檐、柱都有雕飾。有的風雨橋內部還彩繪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壁畫.美如畫廊。一般風雨橋在長廊兩旁設有長凳,供行人避雨或休息。風雨橋是侗族人民獨具民族岡采的建筑藝術。
6.深圳發展中心大廈
深圳發展中心大廈建成于1990年。由施雅錫、錫森集團,香港迪奧設計頤網公司、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公司設計。大廈位于深圳友誼路、人民南路口,總高185米.總建筑面積為751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已建成的高層建筑之一。大廈是中國和世界各國進行技術交流的場所,又是一個完整的商業中心,包括豪華酒店、辦公樓、展覽廳和會議中心、商場、餐廳、娛樂場等。在大廈的天臺設有直升飛機停機坪;地面有6層停車場,室內中庭設有4部觀景電梯。大廈主樓外形曲面采用一面整體、四邊結構磚玻璃新技術,其獨特的外形和銀白色的玻璃幕墻,在陽光照耀下產生出一種明快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