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多彩的拉花教學設計
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小學美術學科《多彩的拉花》的課例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美術《多彩的拉花》[教學目標]學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拉花,了解紙材特性的同時,培養學生裝飾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識;孩子們在運用不同方法剪制拉花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學重點]探究制作拉花的不同方法,學習裝飾、美化環境[教學難點]探究制作拉花的不同方法[教學準備]1、運用多種拉花布置好美術教室。2、在每組的桌子上放好用不同方法制作好的拉花。3、電腦課件、實物投影、照像機。[教學過程]
環節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組織教學穩定情緒,檢查用具互相問候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情境教學引入新課1、 談話:今天的教學布置與以往教室有什么不同?2、 數一數共有幾種3、 問: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拉花?4、 假設:老師也給你很多的拉花,你會用它美化哪里呢?(課件欣賞)5、 出示課題1、 看到老師用拉花布置好的教室,回答。2、 數教室的拉花種類。3、 回憶,如:過年,過節等。4、 思考,回答――總結拉花的用途。5、 齊讀課題。讓學生感受拉花的美感。通過欣賞,學習拉花的用途。合作探究學習方法1、 引導觀察(結合實物投影操作)1) 請各組同學拉起桌上的拉花,互相欣賞。2) 還原拉花,觀察:制作方法2、初步嘗試3、“小老師”講解各種方法(老師坐到學生的座位上)4、談話:方法1和方法2有什么區別?方法2和方法3又有什么不同?5、出示新方法,引導創新:誰還有新的方法?誰能模仿他做一做?如:6、要求:選擇不同的方法制作拉花,美化室內外的環境或物品,也可以打扮自己及好朋友。1、 小組活動,拉起拉花欣賞。2、 在還原過程中,觀察總結制作方法。3、 試著剪一剪。4、 一人當老師,其他同學聽“小老師”介紹方法的同時說明遇到的困難極解決的方法。方法:1 2 3
5、討論方法1和方法2的區別:折疊層數;方法2和方法3不同:折疊方法。6、討論回答并演示
7、互相交流、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探究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剪制拉花的不同折法和剪法,了解紙材的特性,在探究中學習、創新。自由創作輔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鼓勵有創新的同學。1、 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單獨或合作。2、 嘗試新方法制作,美化教室的境、物、人;室外的花、草、樹。鼓勵學生創新歸納小節1、 創設情境:一個美麗的夜晚,拉花在燈光、星光……2、 小結:拍照戴起自己作的拉花高興的唱歌、跳舞……創設情境體驗成功的喜悅 [評議] 一年級美術教材給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多彩的拉花》一課教學目標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拉花的制作方法、感受拉花的形式美感,培養學生創作思維能力。本課教學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1.在愉悅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故事描繪、實物演示、游戲活動、錄像、課件展示以及音樂渲染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為學生自我發現、激發創造動機打下良好基礎。比如教師首先創設一個用拉花布置好的教室,當學生走進教室立刻產生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不由發出一聲驚嘆,興趣至高,教師抓住這一時機馬上說:“喜歡這個環境嗎?那就先請你們數一數教室內共有幾種拉花。”通過這小小的數花活動,使學生感受到了無限的美感,得到了無比的快樂,從中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2.在問題情境中,開發探究潛能:提問是一種有助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方法,恰當的提問,可以揭示學生認知中的疑問,引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為此吳老師就根據學習訓練的重難點,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研究性問題或學生根據情境相互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創造性思維大膽想象,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探索研究新知。如:“假如老師也給你很多的拉花,你會用它美化哪里”、“請各組同學拉起桌上的拉花,相互欣賞、看一看他們是怎樣做成的”、“誰還有新的方法,說一說、做一做”……這種問題設計,不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還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潛能的開發,使學生進入了和諧、融洽的教學探究中。3.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根本方法。本課就創設多種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采用多種自主創新形式進行親身體驗、嘗試探究,使學生自己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在動手實踐中,自我感悟、聯想歸納、獲取新知、培養能力。如教師在每小組的桌子上,放置幾種制作好的拉花,讓學生們通過欣賞、展開、還原拉花,仔細觀察,探究拉花的不同制作方法,并在學生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剪剪做做中,對拉花的折、剪方法有了舉一反三的創新拉花,有的把直線剪變成曲線剪、折線剪,有的將一層折變成多層折,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意。總之,這節課就在學生美好心靈的啟迪下結束了,使學生不但掌握了拉花的多種制作方法,還受到了美的熏陶,更懂得如何裝飾生活、美化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