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表現物體表面的特征 (新課標嶺南美術第十冊)
8、表現物體表面的特征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觀察不同物體的表面特征,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與色彩表現各種物體的表面特征。
2.通過欣賞、體驗與嘗試,養成勤于觀察,善于表現生活,用于創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用線條、色彩等繪畫語言來表現物體表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平滑、粗糙、流暢、生澀、輕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線條來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有關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實物、圖片資料、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圖片,觀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屬、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說說他們的表面特征。
二、欣賞作品
引導欣賞安娜•拉諾茨的作品《呆呆地走著》,并說說它的特征。
你認識豪豬這種動物嗎?
豪豬是渾身長滿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類野豬型動物,它們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種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敵人,它們通常會呼朋引伴地沖上去,抖動身體射出北部的尖刺——這會讓大部分敵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給你什么感覺?
尖利、粗硬的線條是怎樣畫的?
用這樣的線條還能表現哪些物體?
以小組的形式欣賞、探索《潔》和《紅壺》兩幅作品,到各組進行知道,適時引導“美術與科技”的相關點,啟發思考如何表現同類物品。
色彩表現:在大紅中留出高光,表現出壺面光潔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現其飽滿多汁的特征。攝影作品,水龍頭金屬的堅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鮮感,水的玲瓏剔透感。
線條表現:用細而尖的線條表現尖利、剛硬的刺。用有區別的點與波浪線條表現粗糙的墻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線條表現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種物品,認真觀察其表面特征,學習表現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現它們的特征。
進行繪畫競賽。
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以自主或合作表現的形式,以寫生或者記憶畫的形式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注意畫面的構圖美、立體感、空間感、仔細描繪物體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擋關系。
四、評價
展示作品,以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構圖美、立體感、空間感為評價標準,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互相評價,師生共同評出優秀作品。
課后反思:
能觀察不同物體的表面特征,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與色彩表現各種物體的表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