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畫(精選4篇)
故事畫 篇1
課題:故 事 畫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出來。
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
學習領域:造型 表現
教學重點:故事的表現
教學難點: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
教具準備:諺語故事vcd、故事畫若干幅
學具準備:繪畫紙、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老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在我們的身邊以及身邊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發生,每天都有人把發生的故事傳說,所以同學們從小就知道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孫悟空打鬧天宮”、“哪吒鬧海”、“嫦娥奔月”等。,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們應該聽過很多吧。
同學反應(略)
老師:其實每個同學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每天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讀書、游戲等,就是一個個故事。現在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
學生講故事(略)
老師:這幾個同學多講得很好,但是我們只知道故事的內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這一些生動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內容又能看到“孫悟空”、“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這一些生動的形象,那該多好啊。請問同學們,能不能做到這樣呢?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學生回答(略)
老師小結: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影、卡通、圖片、連環畫等做到這一點。這一節課我們就是要同學們把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別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它畫出來,畫成一個或幾個畫面,讓其它小朋友也來分享你的動人的故事吧。
(引出課題)故事畫
二、發展階段
1、動畫片段欣賞:
欣賞時提醒學生注意動畫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點及形象所處的環境。
2、教學示范:
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
3、教材范例欣賞: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
鼓勵學生用繪畫方式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畫出來。
4、學生小組討論:
根據以上材料小組討論如何選材、如何表現自己的故事。
5、輔導學生作業:
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自己的經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
表現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容。
6、課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舉辦“故事畫”展。
三、課后拓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泥塑、剪紙等立體制作方式來表現一個故事。
四、課后小記
故事畫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欣賞各種小故事,體驗創造的樂趣。
2.引導學生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出來。
能力目標:
1.運用多種方式創作畫的內容,加上豐富的想象、合理的格式,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
2.培養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從小養成愛觀察、愛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故事內容的體現和多種材料的運用。
教學難點:
構圖合理、畫面生動有趣。
教學準備:
教具:cai課件、卡紙、小刀、水粉顏料或油畫棒。
學具:剪刀、雙面膠、卡紙、水粉顏料或油畫棒、蠟光紙、布條、泡沫。
教學過程:
一、以趣導入,激發情感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哪些動畫片呢?
生:哪吒鬧海、西游記、藍貓、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師: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好看的動畫片,老師也忍不住想看看了!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動畫城逛逛?
生:想!
(cai展示各種動畫片的片段,伴隨音樂)
師:你最喜歡其中的哪部動畫片呢?能不能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生各抒己見)
師:這些動畫片都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合起來的,其實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故事發生,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很有信心)能!
找幾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小故事
師:這幾位同學講的故事真有趣,我們能不能用雙手把自己有趣的故事描繪出來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故事畫》
板書課題:故事畫
二、創設情景,啟發靈感
1.想一想。
師:其實我們每個同學本身就是一個故事,請同學們仔細地想一想,你身邊都發生過哪些事呢?
生簡單介紹
師:說得真不錯,我們身邊的故事有甜、有苦,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生講一講自己最深刻的事
cai播放故事的小片段,學生欣賞。
2.說一說。
師:表現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已經學過用紙畫、帖,除了這些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方式?
生2:還能用布條做。
師:怎么做啊?
生2:先用筆在布條上畫出基本輪廓,在用剪刀剪下來,貼在背景圖上。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很有創意,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生3:老師我知道,還能用泡沫刻。
師:恩,能不能具體說一說?
生:我們可以先把自己想要表現的事物用筆簡單地畫在泡沫上,再用小刀沿著輪廓雕刻出基本形。
師:這個方法很不錯,因為泡沫有厚度,用小刀刻出的結構很有立體效果。
3.論一論。
分小組討論:
(1)你選用哪種方法表現?
(2)這樣表現有什么特點?
4.賞一賞。
cai展示多種折、剪、貼、畫、刻的實物
老師引導大家去觀察,并找出這些方法的特點,給學生一個參考的空間。
5.做一做。
找一位學生上臺,在投影儀下展示一種做法,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后,給予評價,老師總結并給予獎勵!
師生總結造型 表現的具體步驟:(cai出示)
1.構思、構圖(新穎、獨特)
2.選材(合理)
3.制作(方式多樣化)
4.涂色、修改(鮮艷)
三、學生設計,老師指導
作業:采用多種方式表現故事內容
形式:折紙、剪貼、雕刻、繪畫、拼貼
要求:
1.設計合理,構圖新穎。
2.用剪刀注意安全。
3.顏色吐沫均勻,互相幫助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互相評價
在黑板上展示出學生的作品,師生互評,生生互評。
(1)你認為誰做的最好?
(2)向大家介紹制作的思路。
(3)你喜歡自己的作品嗎?為什么?
(4)通過本課學習,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
五、教師總結,拓展知識
這節課,每位同學表現得都很不錯,我們學會了多種方式表現出了身邊發生的故事,說明只要大家愿意開動腦筋,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多么美好。我們身邊的故事很多,你還可以去創作你爸爸媽媽的故事,你好朋友的故事,你兄弟姐妹的故事等等,只要我們善于發現生活的美,表現出生活的美,生活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我們還要養成愛動腦、愛動手的好習慣,做一個惹人愛的好孩子!
故事畫 篇3
故事畫故事畫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出來。
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
教學重點: 故事的表現 教學難點: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
教具準備: 諺語故事vcd、故事畫若干幅 學具準備:繪畫紙、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老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在我們的身邊以及身邊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發生,每天都有人把發生的故事傳說,所以同學們從小就知道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孫悟空打鬧天宮”、“哪吒鬧海”、“嫦娥奔月”等。,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們應該聽過很多吧。 老師:其實每個同學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每天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讀書、游戲等,就是一個個故事。現在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 老師:這幾個同學多講得很好,但是我們只知道故事的內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這一些生動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內容又能看到“孫悟空”、“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這一些生動的形象,那該多好啊。請問同學們,能不能做到這樣呢?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老師小結: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影、卡通、圖片、連環畫等做到這一點。這一節課我們就是要同學們把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別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它畫出來,畫成一個或幾個畫面,讓其它小朋友也來分享你的動人的故事吧。 (引出課題)故事畫
二、發展階段
1、動畫片段欣賞:欣賞時提醒學生注意動畫里形象的塑造、特點及形象所處的環境。
2、教學示范: 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
3、 教材范例欣賞: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 鼓勵學生用繪畫方式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畫出來。
4、 學生小組討論:如何選材、如何表現自己的故事。
5、 輔導學生作業: 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自己的經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 表現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容。
6、 課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舉辦“故事畫”展。
三、課后拓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泥塑、剪紙等立體制作方式來表現一個故事。
故事畫 篇4
課題: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通過故事畫創作發現自己故事畫趣味多與同學的才能。
實踐與創造:用自己熟悉的生活創作故事畫趣味多。
欣賞與評議:只要你用心體驗,故事畫趣味多你們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
隱性滲透
情感與審美:用故事畫形式表達自己的故事畫趣味多意愿和情感。
想象與創意:把聽到的、想到的、看到的故事畫出來。
知識點:學習構思情節,抓住主題。
技能要求:學習畫連環畫的方法。
教學重點:封面、畫面內容、文字能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描述一個有內涵的主題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單色線描筆(筆的顏色和紙的顏色反差大,更具表現力)、范畫
、連環畫、彩色紙或白紙。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⒈你知道什么叫連環畫?
學生發言。
⒉欣賞教材上的連環畫。故事畫趣味多
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一個故事,用文字記錄,也可用圖形記錄,用圖形記錄
就是故事畫。
二、 創作與繪制
⒈欣賞故事畫回答:連環畫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⑴學生回答。
⑵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并出示有關內容:
封面
故事內容
空白填寫文字
⒉師講故事,并出示連環畫。
⒊你想編個什么有趣的故事畫?
學生討論后,挖掘孩子的潛能,故事畫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教會孩子多觀察。
學生講故事。
⒋根據故事進行創作。
⑴根據故事腹稿設計封面。
⑵根據頁面分割故事內容。
⑶留有適當的空白填寫文字。
⒌學生繪制。
故事畫的表現形式有:點、線、畫、形、色。
設計封面。
評析作業
⒈展示學生的封面設計。
⒉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懂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20.故事畫趣味多
封面
內容
文字
第二課時
要求:根據封面設計繪畫內容、文字內容主題與封面相配,內容與畫面相吻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⒈什么是故事畫?
學生發言。(用圖形記錄的就是故事畫)
⒉故事畫有什么作用?
學生通過回答,了解故事畫也是一種傳播或保存的手段。
⒊故事畫有哪三部分組成?
封面、內容、文字。
⒋出示課題,明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20.故事畫趣味多
二、創作與繪制
⒈根據反面分割故事內容。
⑴請學生談談所編的故事,或者怎樣進行構思。
注意:①所編故事不要太長。
②所編故事內容與頁畫相符合。
⒉留有適當的空白填寫文字。
要求:內容與畫面相吻合。
⒊學生進行繪制
教師巡回輔導。
三、作業評析
⒈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自己的作業。
⒉同學之間相互互評。
要求:⑴封面設計是否醒目?
⑵封面和內容是否相符?
⑶文字和畫面配合是否恰當?
⑷線條的色彩和紙張的色彩是否搭配?
⑸畫面構圖和點、線、畫設計是否具有美感?
四、總結
板書
20.故事畫趣味多
主題與封面相配
內容與畫面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