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無窮的形象(通用3篇)
變幻無窮的形象 篇1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變幻無窮的形象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變幻無窮的形象是否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造出藝術作品;整個教學是否有利與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變幻無窮的形象,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教學目標:
⒈情意領域: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⒉認知領域: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藝術作品。
⒊操作領域: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作藝術作品。
課前準備:
⒈學生與教師一起收集平時制作紙工、美化教室時剩余的皺紙、彩色手工紙的邊角料、廢料,準備剪刀、膠水、小鑷子以及繪畫材料等。
⒉課前教師收集一些根據不同物品變化出來的形象和作品。
⒊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收集藝術家對形象進行變化的創作作品。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分析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討論:⒈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二、觀察與嘗試
⒈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討論作品是通過哪些方法加以變化而來的
⒉嘗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簡單的造型。
三、實踐與操作
⒈通過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歸納提示:
⒉游戲: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四、評價與反思
⒈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⒉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進行組合排列,會產生以外的效果。
變幻無窮的形象 篇2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造出藝術作品;整個教學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教學目標:
1.情意領域: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2.認知領域: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繪制完成不同的藝術作品。
3.操作領域: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作藝術作品。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準備一些根據不同物品變化出來的美術形象和作品。
2.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收集藝術家對形象進行變化的創作作品。
3.《西游記》片段以及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欣賞與分析)
情趣導入,贈送禮品(展示課件):欣賞動畫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大戰二郎神的部分片段,讓學生感受到變幻無窮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喜歡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禮物嗎?喜歡動畫片中的孫悟空嗎?為什么?想有孫悟空變幻無窮的本領嗎?那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吧!
課件出示課題《變幻無窮的形象》
二、講授新課(觀察與嘗試)
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
課件展示書本優秀圖片,師生共同思考和討論。
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
a.物體本身是什么?
b.物體變成了什么?
c.用什么方法變幻?
2.觀察:教師準備的范圖
拖鞋(貼在黑板上)
這是什么?你能聯想到什么?怎么使它變幻呢?
學生討論回答。
大家看(貼在黑板上),這是什么?
你能想到嗎?
學生討論回答,怎么變并運用了什么方法?老師總結歸納。
掃帚(貼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變換一個角度,大家看這張作品是由什么變幻出來的?
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結歸納。并出示掃帚最原始圖片。
同學們,還可以嘗試不同的角度變幻呢!你們都能想到嗎?
剛剛我們在欣賞作品之前老師有交代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前面2個問題在我們欣賞的同時就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們要仔細的思考,運用什么方法可以變換物體的形象呢?大家想一想!暢所欲言,鼓勵同學們、同桌之間大膽、積極的互相討論、交流!選出幾位學生代表發言。
師生討論、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耐心的引導和提醒,總結出方法:
a.形狀聯想
b.形狀改變(加一加、減一減,通過點、線、面)
c.色彩改變(水彩筆、油畫棒)
這也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欣賞:優秀的變幻作品
老師這還有許多優秀的變幻作品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了解各種圖形的變幻過程和方法,學習京劇臉譜的相關知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先想到才會做到,再次鞏固學習重點。
三、布置作業(實踐與操作)
(課件展示作業圖樣、播放輕音樂)
圖形王國要舉行一個變變變的“選美”大賽,有10個小伙伴正焦急的等待著大家的幫忙,來!我們來為它們設計設計!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想象,幫助你最喜歡的一個小伙伴進行富有創意的加工美化,讓它變換出奇妙、獨特的形象來!
比一比,看看誰變幻的形象最美!
作業要求:
1.嘗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的造型。
2.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3.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四、評價與反思
1.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2.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說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課件展示藝術作品,欣賞變幻的魅力。
生活中有許多許多藝術作品,都是身邊經常可以見到的物品通過想象變化創作出來的,請同學們用你們善于觀察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你將會有更多的發現、更大的收獲,原來生活能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美好和驚喜啊!
六.宣布下課!
變幻無窮的形象 篇3
教材分析:
《變幻無窮的形象》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4課第一課時。
本課是一節設計應用與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目的是激發學生運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有趣的形象創造,初步感受適形造物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本課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藝術創造的原材料,拉近了生活與繪畫的距離,使學生備感親切。通過對不同物品的形象觀察、感受聯想、添畫獲得生動有趣的人物、動物和某種物品新形象,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了變化的方法和多種的變化形式。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運用,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在體驗、思考中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審美趣味。教學中物體外形特征的描畫是本課的重點,想象添畫是難點。
設計意圖:
本著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根據本校的實驗課題《小學美術照顧差異的課堂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和本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了照顧差異的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按照學生客觀存在的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個體差異進行分層。即:優等生、一般生、學困生。將三層學生進行小組組合成三個大組六個小組,每組都含有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小組交流式。課前要求學生尋找、發現自己喜歡的、造型具有特色的物品,將其帶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差異,將三種不同層次學生組合成組。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作業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不同層次的作業要求,采用制,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的作業,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教學過程:
課 型:設計應用與造型表現
課 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辨識和描畫出物體的基本形狀,并能想像添畫成有趣的形象。
2、滲透輪廓意識,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和想像創造設計能力。
3、培養觀察習慣和對繪畫的興趣,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善于發現并樂于用繪畫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創意。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適形造物的方法,描畫出物體的外型特征,創作出較生動的藝術形象。
教學難點:
想像添畫,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形象。
教學準備:
學生:生活用品或學習用品、彩色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教師:生活用品、范例課件、學生作品等
教學過程:一、欣賞激趣,引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王老師收到藝術宮寄來的邀請函,邀請同學們去參觀一個展覽,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去?(生答:略)那好,今天王老師就帶大家到神奇的藝術宮,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賞那里展出的與眾不同的作品。你瞧,“聰明的小精靈”已經在等候著我們呢!現在,我們趕緊跟隨“聰明的小精靈”進去吧,看看那里展出的作品,到底有什么不同?(播放課件,欣賞作品)。同學們,看完了這些作品,你們從中發現了什么?它與以前所見過的美術作品有什么不一樣?造型上有什么特點?(指生回答)對了!神奇藝術宮展出的這些作品,都是根據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運用繪畫的方式,寫生想象添畫出來的,你們說,這些作品有趣嗎?那么,你們想來試一試嗎?(生答:略)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共同學習《變幻無窮的形象》(出示課題)。
二、引導分析,啟發想象
1、引導學生觀察物品的基本形狀,表述其外形特征。
通過欣賞了藝術宮展出的作品,我們知道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大膽的想象,可以變化出各種不同的有趣的形象,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酒瓶,您們看:
(1)這個瓶子的外形有什么特點?它像什么?,
(2)如果將這個瓶子換個方向看,又會使你聯想到什么?(師指生回答)
2、引導學生自我嘗試,小組交流觀察物品想象所得。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可以用來創造的東西,只要同學們動動腦筋想一想,動手畫一畫,就可以創造出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藝術形象作品。通過課前的預習收集,今天同學們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品,現在請將你們帶來的物品舉起來,讓大家互相看一看。
(1)觀察體會物品的形象:看一看,想一想,你的物品的外形像什么?如果將你的物品換個角度看,它又像什么?(引導學生個人自我觀賞,同桌相互交流感受,師指生回答)
(2)小組討論,如何添加:說一說自己將如何把物品變成新形象?怎樣添加才使所變的形象更加生動有趣呢?
同學們,通過對你所帶來的物品外形的不斷觀察,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品可以變化出各種不同的有趣的形象,其實,同一種物品也可以變化出多種有趣的形象。那么,你將如何進行添加,使這些形象變的更加生動有趣呢?現在,請把你的想法與小組的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一下,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和建議。(小組討論,交流感受)
三、指導作畫,想象創新
1、指導學生依據物品形象特征,用線描畫出基本形。(師示范講解、課件演示繪畫過程)通過不斷的觀察、討論,知道了怎樣根據物品的基本形進行大膽地想象,設計出各種不同的有趣的形象,那么,我們又應該怎樣設計添畫呢?首先我們要依據物品的外形進行寫生,直接勾畫出物體的輪廓,然后依據輪廓添畫適當的內容,接下來可以涂上各種不同的顏色和添畫相關的背景,使整個畫面形象突出、構圖飽滿。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幅圖,其實,這幅圖也是告訴我們如何進行添畫的整個過程。(師示范講解、課件演示繪畫過程)
2、引導學生依據寫生畫,想象添畫創作新形象。
通過老師的演示講解,同學們知道了繪畫的全過程,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作業要求。(課件演示)
作業要求:(根據各自的學習能力,選擇不同的作業要求)
一要按照物品形狀畫出外形輪廓,使形象生動。
二要根據所畫輪廓添畫適當內容,使形象奇特。(★)
三要涂上各種不同的漂亮的顏色,使形象美觀。(★★)
四要添加與形象相關的畫面背景,使形象突出。(★★★)
3、學生分組作業,教師輔導。
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困生解決作業中的困難。
四、欣賞評析,交流感受
1、將自己創作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通過大家的奇思妙想,同學們創作出了一幅幅造型奇特的有趣作品。老師為你們的進步表現感到驕傲,希望你們繼續努力。請同學們互相的看看自己的得意作品。(下位參觀作品)
2、玩“你問我答”的游戲,引導學生評價作品。(請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向該作品的作者提出幾個問題,問題提得好,答得精彩的給予表揚鼓勵。)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你問我答”。
游戲規則:
請同學們對你感興趣的作品提問,所提問題一定要圍繞作品的畫面內容進行,提出你的意見。
在回答問題時,其畫的作者本人應按所提的問題進行回答。
在提問、回答問題時,要認真傾聽,其他同學也可以就一幅作品提出不同的問題。
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問題,都要用禮貌用語:請問、謝謝。
(師引導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圍繞作品畫面提出問題,欣賞評述這些作品,交流各自的學習感受。
五、課后小結,拓展延伸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利用繪畫的方法,可以創作出各種不同的有趣的平面形象作品,那么,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設計制作出更加有趣的立體形象的作品呢?(生答:略),不錯,我們可以運用手工制作的方法,直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用橡皮泥、彩紙等各種材料,進行排列組合,粘貼,就可以創造出更加奇特的立體造型作品,你們看(課件演示立體作品),如何制作這些變幻無窮的立體形象的作品?下一節課我們再一起來研究學習。(下課)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通過創設情境訓練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的繪畫課。在實際的教學中,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性學習,如在課前讓學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課堂上由學生自己主動參與,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依據自己所帶物品的形象特征進行聯想,發表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很好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第二,注重了學生的差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按照學生客觀存在的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個體差異首先對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小組的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在作業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不同層次的作業要求,采用制,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的作業,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第三,體現了美術學科的創新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時刻把握住美術學科的三維目標,并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注意培養與創造性密切相關的發散思維,聯想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