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同學(精選3篇)
老師和同學 篇1
•教材思路:
本課是“造型•表現“課,讓學生來觀察描繪與自己一起成長,一起玩耍,一起學習的同學及朝夕相處的老師,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相貌特點和行為習慣,學生可以通過回憶、觀察,捕捉到老師和同學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總目標:本課學習旨在引導學生掌握寫生的觀察方法和鞏固寫生的技法,充分地調動感受、體驗、領悟情意領域的相關內容,并嘗試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大膽的表現人物肖像,以提高美術綜合能力。
1.學習觀察人物外貌特征的方法。
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述各種風格的肖像畫作品。
3.在欣賞的同時自主探究各類表現人物肖像的方法。
4.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持久興趣。
5.通過繪畫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師生之情、同學之情,學會釋放愛心、學會關心。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材料準備:鉛筆、油畫棒、顏料工具等
•教學準備:
教師:性別、年齡各不相同的人物照片若干張。
學生: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懸念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以活動的形式向學生問好,活躍氣氛,拉近師生距離。
2.教師提出要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首先需要找到兩把鑰匙。
3.多媒體展示故事情節,動畫片《名偵探柯南探案》片斷,某珠寶店于一風雪交加的夜晚失竊,
店內攝像機拍下一張模糊影像(剪影)。名偵探柯南通過調查找到嫌疑人三人,誰是真正的盜
竊者呢?
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剪影的線索和分析“嫌疑人”的面貌特征,找到“真正的盜竊者”。當“柯南”公布正確的答案時,教室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孩子們找到了第一把鑰匙----抓住特征,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二、揭示課題
《老師和同學》----人物肖像畫
三、自主學習,情感體驗
環節一“班級大相冊”
教師播放老師和同學的一組生活鏡頭,激起學生對這個題材的興趣。
師:你對我們中的誰最有興趣呢?用你們的眼睛做攝像機,仔細的把他拍下來。
學生活動:互相觀察,情感交流。
師:“為什么我們班級大相冊中的老師和同學會這么可愛?”
師:“雖然動畫片《櫻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和她的同學老師造型很簡單,和真人并不是特別相象,但是我們看到她們都非常親切,這是為什么呢?怎樣讓畫面中人物生動起來呢?”
學生找到打開人物肖像畫大門的第二把鑰匙:表現神態。(多媒體展示:插入“抓住神態”和“表現神態”兩把鑰匙,“人物肖像畫大門”隨之打開。)
環節二“參觀小畫廊,我是評論家”
多媒體演示----不同形式的肖像畫作品(可點擊放大)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這里老師選擇了畫廊中的一些畫,其中有你喜歡的嗎?”
師:“你最喜歡那一張畫的繪畫風格,你覺得哪一張畫的給你一些啟發?”
師:“你打算選擇哪種形式來表現你的畫面內容呢?或者你有什么樣的新構思?”
四、教師演示,共同欣賞
邊講邊演示,解決教學重點。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創作步驟圖。
1.勾線圖色法的步驟圖;
2.從局部開始刻畫的繪畫方法。
思考:你會采用哪種方法進行創作呢?
五、學生作業,體驗樂趣
播放優美的音樂,伴之優美的鋼琴曲,學生進行創作。一切如此和諧美妙!
六、作業展示,師生共評
1、作業展示--“班級的新畫冊”
把作業展示紙排列成畫冊的版面,附上一些溫馨的文字,既形象生動又便于拿取作業,富于美感,和教室的“小畫廊”相呼應。
2、師生共評--“說你說我”
說一說我的畫:請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說一說你的畫:請同學簡單的評述其他同學的作品。
七、歸納總結,完美課堂
1.學生小結(我學會了什么?體現教學重難點)
2.教師總結(回顧同學們找到的打開人物肖像畫大門的兩把鑰匙“抓住特征”和“表現神態”,首尾呼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老師和同學 篇2
教學目標:
1、借用老師和同學這個話題老師和同學,培養學生對人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2、 引導學生用黏土和廢舊材料, (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為老師和同學制作立體的頭像、胸像或全身像,培養學生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如何在立體人物作品中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老師和同學。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三、 導入:
仔細觀察身邊的同學。
二、新授:
1、參考前節課所畫的作業,(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再從各個角度去仔細觀察所繪對象的外形特征和神態特點。
2、然后使用黏土或其它廢舊材料去表現同學或老師(可以做頭像、胸像、全身像、群像)。
3、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不斷對照對象修改作品。
4、作品完成后,請大家看看像不像,請大家說說如何改進。
三、指導學生練習:
可以從各個角度畫畫對象的速寫,將對象的外貌特征記錄下來,創作時會更加得心應手。使用廢舊材料制作時可以將人物的特征進行夸張處理,泥工作業時可以用手捏或拼接的方法進行造型,同時用工具在作品上做出肌理效果,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和作品完成以后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對它進行觀察和修改。
四、評析學生作品
老師和同學 篇3
教學目標:
借用老師和同學這個話題,蘇教版美術教案培養學生對人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對人物外形特征和個性神態的敏銳觀察能力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用變化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人物的能力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看學生作品,觀察身邊的同學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
二、新授:
(1)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顯特征的同學和老師,選擇你認為的合適角度去表現他們。
(2)可以畫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畫出老師工作、同學學習或活動時的情景,還可以畫他們的群像。
(4)爭取表現出老師和同學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開個展覽會,看看其他人觀后有什么想法老師和同學。
三、指導學生練習:
1.畫前可以觀察所繪對象頭與身體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鉛筆輕輕打草稿,(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再用黑鉛筆仔細地勾畫,在觀察對像輪廓的基礎上,注意線條的輕重、粗細和濃淡的變化。
3.還可以先用軟鉛筆或木炭筆畫出對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濃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繪。
4.畫畫、貼貼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方法。
四、評析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