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第15課 老師和同學(精選2篇)
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第15課 老師和同學 篇1
教學目標:
1、借用老師和同學這個話題老師和同學,培養學生對人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2、 引導學生用黏土和廢舊材料, (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為老師和同學制作立體的頭像、胸像或全身像,培養學生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如何在立體人物作品中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老師和同學。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三、 導入:
仔細觀察身邊的同學。
二、新授:
1、參考前節課所畫的作業,(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再從各個角度去仔細觀察所繪對象的外形特征和神態特點。
2、然后使用黏土或其它廢舊材料去表現同學或老師(可以做頭像、胸像、全身像、群像)。
3、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不斷對照對象修改作品。
4、作品完成后,請大家看看像不像,請大家說說如何改進。
三、指導學生練習:
可以從各個角度畫畫對象的速寫,將對象的外貌特征記錄下來,創作時會更加得心應手。使用廢舊材料制作時可以將人物的特征進行夸張處理,泥工作業時可以用手捏或拼接的方法進行造型,同時用工具在作品上做出肌理效果,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和作品完成以后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對它進行觀察和修改。
四、評析學生作品
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第15課 老師和同學 篇2
教學目標:
借用老師和同學這個話題,蘇教版美術教案培養學生對人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對人物外形特征和個性神態的敏銳觀察能力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用變化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人物的能力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學生作品,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看學生作品,觀察身邊的同學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
二、新授:
(1)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顯特征的同學和老師,選擇你認為的合適角度去表現他們。
(2)可以畫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畫出老師工作、同學學習或活動時的情景,還可以畫他們的群像。
(4)爭取表現出老師和同學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開個展覽會,看看其他人觀后有什么想法老師和同學。
三、指導學生練習:
1.畫前可以觀察所繪對象頭與身體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鉛筆輕輕打草稿,(新)蘇教版美術教案老師和同學再用黑鉛筆仔細地勾畫,在觀察對像輪廓的基礎上,注意線條的輕重、粗細和濃淡的變化。
3.還可以先用軟鉛筆或木炭筆畫出對象,再涂上薄薄的水粉或水彩色。也可以直接用濃重的水粉或水彩色去直接描繪。
4.畫畫、貼貼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方法。
四、評析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