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復(fù)習(xí)講練系列(精選3篇)
蘇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復(fù)習(xí)講練系列 篇1
目標提示
1.了解現(xiàn)代文閱讀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2.熟悉現(xiàn)代文閱讀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
各個擊破
1.閱讀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現(xiàn)代文包含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也包括小說,詩歌等文學(xué)體裁的文章。一般需要三個步驟。一是初讀整體感知內(nèi)容。將文章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理解,不能斷章取義,一般采用瀏覽法閱讀。二是細讀體會情感內(nèi)涵。再次閱讀(有選擇重點),體會文中包含的情感和思想。一般采用跳讀和精讀的方法。三是扣讀分析解答題目。經(jīng)過兩次閱讀后,閱讀文后題目,然后扣住題目再回讀文章,分析理解并完成題目的作答。
2.整體感知題。常見的有內(nèi)容概括,主題概括等。
【例】05年南通市第19題:“結(jié)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還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方法指要】解答這類題,要領(lǐng)是通讀明確對象,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扣題明內(nèi)容主旨。在此基礎(chǔ)上,采用抓關(guān)鍵詞句合并概括。據(jù)此,我們可以概括出霍金的突出表現(xiàn)。參考答案: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學(xué)成就;②直接挑戰(zhàn)傳統(tǒng)權(quán)威理論;③以堅強毅力戰(zhàn)勝罕見疾病; ④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3.分析理解題。主要是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理解感知的題目。
【例】05年廊坊市中考23題“選文第二段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請結(jié)合段意及上下文意進行簡要的分析。”
【方法指要】解答這類題,首先要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既要全局把握,又要圍繞題目,細細研讀相關(guān)語段和句子,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在答題時盡量用文中原詞句作答(特色要求除外)。上面題目,細讀1-3段,1段說“人生繁忙常忘記身邊其他人的存在”,3段以后寫一件改變什么看法的事。可見第2段起過渡作用。
4.語言品味題。常見的有體會語言的生動、語言風(fēng)格、句子含義及言外之意等。
【例】03年南京市中考12題“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處。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方法指要】最常見的是體會語言的生動性。方法是:明對象內(nèi)容、辯表達手法、析對象特點、作簡單小結(jié)。上題句子描寫對象為春天的丁香花,寫的內(nèi)容是許多丁香花開放的情景,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因此,我們這樣來體會“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成片丁香開放時的潔白絢麗的動人情景。”
5.技巧鑒賞題。主要考查對文章形式技巧的理解和鑒賞。
【例】05年沈陽第19題
作者在中國臺灣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覺中國臺灣的各種月餅“做的比大陸更膩口,想起家鄉(xiāng)的月光餅,那又香又脆的味兒好像還在嘴邊呢!從全文看這是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要】解答這類題,首先要在平時學(xué)習(xí)的基礎(chǔ)上,了解常見文章形式技巧及起作用。一般有兩類:一是構(gòu)思技巧,有圍繞線索、欲揚先抑、前后呼應(yīng)、設(shè)懸念波折
等;二是表現(xiàn)方法,有對比烘托、象征手法、以小見大等。解答要領(lǐng)是整體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思路,根據(jù)題目要求具體作答。參考答案:對比(或襯托);突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大陸)的思念之情。
6.拓展表述題。常見的有仿寫、與生活聯(lián)系、論據(jù)補寫等。
【例】常州市03年試卷第19題
閱讀上文有關(guān)內(nèi)容和下面兩段資料,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寫出你探究的結(jié)果。
①.美國心理學(xué)家羅森塔爾把一份隨意擬定的學(xué)生名單交給有關(guān)老師,他說這些學(xué)生被他鑒定為最有潛力的,但必須對學(xué)生保密。教師深信不疑,無意中對名單上的學(xué)生特別厚愛。8個月后,凡被列入名單的學(xué)生,不但成績提高很快,而且性格開朗,求知愿望強烈,與老師也特別深厚。
②一個偏遠的小村調(diào)來一個能‘算出’某個孩子能成為數(shù)學(xué)家,某孩子能成為作家……家長和學(xué)生都很相信他的話。多年之后,這個小村幾乎每年都有幾個人成為大學(xué)生、碩士、甚至博士。這個村也因此成為聞名的“大學(xué)村”。
【方法指要】解答這類題需要調(diào)動平時的語言積累,需要具有遷移分析的能力。仿寫注意語意連貫、句式相似和修辭相同。上面聯(lián)系多個材料的拓展題,首先明確文章的主旨,然后分析兩段補充材料的蘊涵的思想意義,找出共同點,用恰當句子表達即可。參考答案:教育者只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和關(guān)愛,化作鼓勵,孩子就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強化訓(xùn)練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母 雞
老舍
一向討厭母雞。不知怎樣受了一點驚恐。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結(jié)沒完,而并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可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頗頗微微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jié)起個小疙疽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可是,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解出一群小雛雞的母親。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當它發(fā)現(xiàn)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的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結(jié)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的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我想這是相當勞累的——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①.母雞一開始是“令人討厭的”,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呢?這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
②.一只孵出小雛雞的母雞,是偉大的雞母親,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你能從文中各找一個具體的句子來說明嗎?
③.本文的線索是 。
④.文章借助對母雞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問題。
陽光,是一種語言
雷抒雁
①早晨,陽光以一種最明亮、最透徹的語言和樹葉攀談,綠色的葉子,立即興奮地顫抖,通體透亮,像是一頁頁黃金鍛打的箔片,炫耀在枝頭。而當陽光微笑著與草地上的鮮花對語,花朵便立即昂起頭來,那些蜷縮在一起的憂郁的花瓣,也迅即展開,像一個個恭聽教誨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會留意陽光。普照的陽光,有時像是在對大眾演講的平庸演說家,讓人昏昏欲睡,到處是燥熱的嘈雜。
③陽光動聽的聲音,響在暗夜之后的日出,嚴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來首的黃昏。這些時刻,陽光會以動情的語言向你訴說重逢的喜悅、友情的溫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暫的離別而產(chǎn)生的愁緒。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陽,彩虹將盡情展示陽光語言的才華與美麗。赤、橙、黃、綠、青、藍、紫,從遠處的山根,騰空面起,瞬間飛起一道虹橋,讓你的整個身心從地面立刻飛上天空。現(xiàn)實的都悶,會被一種浪漫的想像所消解。陽光的語言,此刻充滿智慧,讓你理解天雨花,石點頭;讓你平凡生活的狹窄,變成一片無邊無垠的開闊;讓你枯寂日子的單調(diào),變得豐富多彩。
⑤可這一切,只是一種語言,你不可以將那金黃的葉子當成黃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動的金箔也非真實;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橋,那是陽光的話語展示給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間,一切都會不復(fù)存在。可是,這一切又都不是空虛的,它們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實實的圖畫,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瀾壯闊的浪潮,在你耳邊轟響著長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陽光的力量和它真實的存在。
⑥和陽光對話,感受光明、沮,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銅號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語,那聲音里也沒有阜瑣和陰暗,沒有濕淋淋的、怯懦者的哀傷。
⑦你得像一個辛勘的淘金者,從閃動在白楊翻轉(zhuǎn)的葉子上的光點里,把握陽光的語言節(jié)奏;你得像一個樸實的農(nóng)夫,把手指插進松軟的泥土里,感知陽光溫暖的語言力度。如果你是陽光的朋友,就會有一副紅潤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陽光,是一種語言,一種可以聽懂的語言。
①.從①—④段看,作者贊美了陽光“語言”的哪些特點?
②. 分析體會文章畫線句子的妙處,并按要求仿寫一句。
仿寫:傍晚,陽光以 的語言和 , , ,像 。
③.作者說陽光是“一種可以聽懂的語言”。從第⑦段看,怎樣才能“聽懂”呢?
④. 讀了本文之后,你有怎樣的感受?你想將陽光比喻成什么,試寫一句話。
3、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精 神
尚德琪
①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②即使再窮,也得有點志氣。低三下四,即便討得一點,也全受人輕慢。午餐幸運地吃到一點“嗟來之食”,晚餐再去乞求,可能就要吃“閉門羹”了。人們敬重的,永遠是那些自強不息、知道別人的臉色和自己的血色,知道別人的語調(diào)和自己的格調(diào)的人。
③即使再難,也得有點骨氣。否則,這一次被人抬起,下一次癱倒之后,就可能連同情的目光也得不到。今天的呻吟哀號,得到別人的撫慰,明天再呻吟哀號,就可能讓人鄙夷和厭煩了。能夠感動人的,永遠是那些能夠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奮力站起來的人。
④唉聲嘆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乞求他人同情的可憐相.有時喚起的恰是一種冷漠:自己糟踏自己,別人又怎么抬舉你?
⑤如果你想依*別人讓你保持站姿,別人就只好拴個繩子把你吊起來,但要知道,那種方式與讓你上絞刑架的方式最接近;如果你想*另11人使你往前走,別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前面牽著或從后面推著,但要知道,那里面包含著一種把人不當人的味道。
⑥即使再累,也得有點毅力。把自己的耐力發(fā)揮到極限,咬住牙,沉住氣,才能走過一段艱難的路。堅持,最能使生命美麗,最能使人感動。為了清閑而寧愿忍受屈辱的人,絕不會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清閑。
⑦人有精神,別人就不會以蔑視的目光注視你,就不會以一種飄忽的眼神對待你。即使你穿著一般,即使你干著粗重的體力活,即使你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⑧小人物也需要一種浩然之氣。“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后人毀之。”自己放棄了自己,自己對自己失望了,任何外來的關(guān)心,任何外來的照顧,都只是別人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姿勢,對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形象都無濟于事。
⑨別人可以給你一點錢,可以給你幾句安慰的話,但沒法給你一種力量,沒法給你一種精神。缺乏脊梁骨的人,誰也沒法讓他抬起頭。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②.聯(lián)系全文,概括出“精神”所包含的內(nèi)容
答:
③.文章的第②③⑥段從結(jié)構(gòu)形式上看是 關(guān)系,從內(nèi)容上看是
關(guān)系。
④.文章的主要論證方法是 和 。
參考答案:
《母雞》
①到處亂叫;欺軟怕硬;下蛋后炫耀功勞。欲揚先抑。
②負責:“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慈愛:“當它發(fā)現(xiàn)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的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 勇敢:“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辛苦:“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我想這是相當勞累的——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
③我對母雞的感情變化。④贊頌了無私的母愛,歌頌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陽光,是一種語言》
①.溫暖,動聽,智慧 健康 ② 這句話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早晨陽光普照樹葉,微風(fēng)吹拂,樹葉婆娑搖曳、光彩照人的動人情景,寫得情趣盎然,動人心魄。仿寫:傍晚,陽光以一種最絢麗、最多彩的語言與山巒說著情話,黛色的山巒,立即害羞地低頭,沉默不語,像是一縷縷紅霞,燦爛在臉龐。③.珍惜時光,辛勤勞動,樂觀豁達 ④
《精神》
①.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②.有志氣,有骨氣,有毅力, ③.并列 ,層進 ④.講道理 對比論證
蘇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復(fù)習(xí)講練系列 篇2
目標提示:
1.背誦文言文,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2.運用所學(xué)閱讀課外文言文。
各個擊破:
1、給加點字注音
土礫( ) 鶴唳( ) 闕處( ) 飛漱( )
【指破迷津】:對于文言文中字詞的讀音,除注意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注意與形似字,義近字的區(qū)別外,關(guān)鍵是平時多讀多寫。
參考答案:lì,lì,quē,sù,qiè,ráng
2、課文填空
①《三峽》中寫三峽的秋天景象的句子有 。
②《三峽》中寫三峽的山連綿不斷的句子 。
③《<論語>八則》中指 為“文”的原因的句子 。
【指破迷津】:完成課文原句填空題的關(guān)鍵是平時的認真朗讀、背誦,朗讀背誦時尤其要突出重點句段。在此基礎(chǔ)上還要求對課文內(nèi)容有深刻的理解,弄清一些語句在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作用。
參考答案: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③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兩則寓言都諷刺了那種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人。
b、《幼時記趣》體裁是散文。文章采用了先總后分,點面結(jié)合的結(jié)構(gòu)形式,緊扣“明察秋毫”這一線索。主體部分描繪了五幅圖畫,突出了“記趣”這一中心。
c、《三峽》選自《水經(jīng)》,它不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fēng)土錄。
d、《夢溪筆談》中自然科學(xué)部分,總結(jié)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京時期的科學(xué)成就,如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等。
【指破迷津】:解答選擇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我們有時只憑主觀經(jīng)驗答題,四選一。看不準或看不全題干,將“有誤”看成“無誤”,將“不正確”看成“正確”。其次要將排除法和直選法相結(jié)合,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此題抓住題干中的“有誤”,用排除法可以排除a、b、d;用直選法可以確定為c。
參考答案:c
4、指出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 )
a、故/時有/物外之趣
b、拔山/倒樹而來
c、乃/以瓦/布之
d、土人/謂之/“傍不肯”
【指破謎津】: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首先要重視朗讀、理解課文,推敲詞句的含義,琢磨停頓,其次根據(jù)句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注意語法,重視文言虛詞和特殊實詞的作用,掌握朗讀停頓的規(guī)律。一般停頓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蓋”、“夫”、“且”、“若夫”、“至若”、“故”、“乃”等詞語之后,“而”字之前。b項中的停頓應(yīng)在“而”之前。
參考答案:b
強化訓(xùn)練
1、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
a、項為之強jiāng 龐然大物páng
b、遽契其舟jù 遂不得履suì
c、自度其足duó 而忘持度dù
d、梵天導(dǎo)木塔fén 其喙有鉗huì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呂氏春秋》是春秋末期秦相呂不韋組織編寫的論文集。
b、《幼時記趣》作者通過細致觀察,運用奇特的想像,從而使事物形象描寫的真實、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c、《水經(jīng)注》的文體駢散相雜,寫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富有文字氣息,對后世影響較大。
d、沈括,北宋科學(xué)家、政治家。晚年居潤州,筑夢溪園(在今江蘇鎮(zhèn)江),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
3、根據(jù)提示默寫課文
①《三峽》中寫出三峽的山高峻的句子。
②《三峽》中寫出三峽夏季江水迅疾的句子。
③《<論語>八則》中論述學(xué)與思的辨證關(guān)系的句子。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之 至之市 ( )
故時有物外之趣 ( )
則以鉗搏之 ( )
其蟲舊曾有之 ( )
為 方為秋田之害( )
二蟲盡為所吞( )
項為之強( )
以 歲以大穰( )
何不試之以足( )
以叢草為林( )
5、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①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者臣來(我)
b、方北面而持其駕(向著北方;面向北方)
c、將奚為北面(為什么)
d、吾用多(用處)
②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之”字
我欲之楚( )
此非楚之路也( )
③翻譯句子
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④這則寓言形成的成語叫做
⑤寫出它的寓意或給你的啟示(不超過30字)
6、閱讀《地震》,完成下列各題
地 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fù)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①.選出朗讀節(jié)奏正確的一項( )
a、雞鳴犬吠/滿城/中
b、俄而/幾案/擺簸
c、人眩暈不能/立
d、棲霞山/裂;沂水陷/穴
②.將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③.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 )
a、眾駭異,不解其故(原因)
未布瓦,上輕,故如此(因為)
b、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正在)
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才)
c、自東南,向西北去(從)
六幕相持,自不能動(自然,當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趨出(疾病)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快)
④翻譯下面的句子
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
⑤本文按什么順序來寫的?請找出這些標志性的詞語。
⑥找出文中體現(xiàn)人們情緒變化的詞語
⑦文多角度描繪出地震時的情景。試分析文章是怎樣表現(xiàn)自然界的變化的?又是這樣表現(xiàn)人們的反應(yīng)的?
參考答案:
文言文閱讀
1.d 2. a 3.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②.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③.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怠。” 4.之:到……去;助詞,的; 代詞,它,指子方蟲;助詞,無意義。為:成為; 被; 因為。 以:因為;用;當作。
5.①. d ②.之:到……去;的。 ③.馬即使是好馬,但這并不是去楚國的路啊!
④.南轅北轍 ⑤.做事如果方法不對,把方向搞錯了,往往條件越好,距離目標越遠。 6.①.b ②.“有聲如雷”“喧如鼎沸”句 ③. c ④.人們頭暈?zāi)垦#荒苷玖ⅲㄖ荒埽┳诘厣希螒{大地旋轉(zhuǎn)傾側(cè)。 ⑤.時間順序: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時許等 ⑥.駭異—失色—稍定 ⑦.主要從聲音和情態(tài)兩個方面來寫自然界的變化的。如“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 “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樓閣房舍,仆而復(fù)起” 等。
寫人們主要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表現(xiàn)其驚恐心理,側(cè)面表現(xiàn)大地震的情形。“眾駭異,不解其故。“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
蘇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復(fù)習(xí)講練系列 篇3
目標提示
1.梳理積累的寫作素材與寫作方法。
2.了解熟悉話題作文的寫作方法。
3.思考構(gòu)思兩篇作文,完成一篇作文。
各個擊破
1.素材積累
問:老師常常讓我們寫讀書筆記、日記等,說是可以積累寫作的素材,可是我覺得這樣做對寫作文沒有什么幫助,這是怎么回事呢?
答:記的筆記、日記等在沒有經(jīng)過你的思想整理之前,還不能稱為寫作素材,只能稱為文本摘要,只有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整理后才能稱為寫作素材,才能發(fā)揮它們在寫作中的作用。從文本摘要到寫作素材的過程叫素材積累,主要方法大致有:①反復(fù)回味法。就是將積累到的材料(圖文),時常翻出來看看,體會其中的妙處。②生活運用法。就是將材料直接運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名言警句,好的句子詞語等,運用的過程就是將它們在腦中積累的過程。③延伸深化法。就是將材料作必要的延伸與賞析,從而深入領(lǐng)會材料的含義與妙處。比如對日記中記錄的動人片段,可以適當演繹,寫成動人的文章來,或者從別的角度來思考材料的意義等。這些方法側(cè)重在平時運用。在考試前,可以使用第一種方法將自己平時積累的材料作一個全面的梳理。
2.方法舉要
問:有人說,作文應(yīng)考是不需要復(fù)習(xí)的。我認為是必要的,在復(fù)習(xí)時我很想了解一些具體的寫作方法。老師能給介紹嗎?
答:寫作方法可以分為構(gòu)思方法(選材組材)、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語言修飾方法等,今天介紹構(gòu)思方法,構(gòu)思作文,首先考慮文章在結(jié)構(gòu)形式有新的創(chuàng)意。常用的結(jié)構(gòu)的技巧有:
1、判斷組合法。借鑒小說寫法,以簡潔的小標題或阿拉伯數(shù)字(英語字母)來將文章的各個片斷組合起來。這樣既可以留下空白,讓讀者思考,又可以提綱挈領(lǐng),突出文章的重點。
“獲取”是04年徐州市中考話題作文,一考生以《珍珠之謎》為題,借寫孫悟空變成一粒沙,通過寫沙與珠的轉(zhuǎn)變,獲取與消失過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得失與心間,珠沙一瞬間。”全文運用了“a、尋求機遇”,“b、脫穎而出”,“c、消失之謎”三個小標題,這三個小標題連綴起三個各具特色,內(nèi)容各異的片斷,為文含蓄雋永,給人啟迪。
2、采訪筆錄法。文章模擬新聞寫作技法,真實再現(xiàn)“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語言對白,并配以精當?shù)狞c評。這種形式不僅增強文章的真實感,更便于發(fā)表見解。
如河北一考生在閱讀了上面關(guān)于鷹媽媽與幼鷹的材料后,以《對鷹訪談錄》為題寫了一篇文章,令評委耳目一新,加上結(jié)尾議論精當,發(fā)人深思,被評為滿分。
3、題記后記法。在正文之前題目之下,援引他人或自寫的含義深刻的話,這便是題記。還有一種形式是后記,即在正文結(jié)束后,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寫能揭示主旨的話作結(jié)。題記與后記可單獨使用,也可同時使用。它們或闡述寫作緣由或揭示作者內(nèi)涵,目的是讓讀者透視到作品中的亮點,觸摸到寫作情感的脈搏。
如上述徐州考生的《珍珠之謎》的題記和后記分別為“發(fā)光的不一定是珍珠,但珍珠一定會發(fā)光。——題記”,“‘得失與心間,珠沙一瞬間。’有人在說。——后記”題記引發(fā)讀者興趣,后記點明主旨,啟發(fā)人深思。
4、編寫劇本法。運用小劇本的形式來寫文章,這也是一種構(gòu)思文章,表達求新意的形式。這種形式使用于以語言描寫為主的文章。如果形式于內(nèi)容構(gòu)思得好,會給讀者帶來新穎別致得感受。
5、引詩入文法。將與文章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得詩歌(或歌詞)引入文章,或是營造某種意境,或引導(dǎo)行文的思路,這些都會使你的文章的表達富有新意。這是寫抒情散文的一種別致的方法。
如“聲音”是廣東省中考的話題作文。一考生以《生命中的樂章》為題抒寫的音樂對生命的意義。開頭引用了題為《歌手》的詩:“不聽歌我才承認你是歌手/才承認你的歌是一間空房/塞滿了憂傷/與小鳥交談,你讓每句格言/都突然暗下來//那夜多少人搖曳在臺下/臺上就你一個人被歌聲提著走/那感覺,你貼近我的耳朵說/是靈魂摸黑回家”這幾句詩一下子把讀者帶入到思考中,感到創(chuàng)意表達的效果。
6、應(yīng)用文體法。將應(yīng)用文的寫作技法引入到作文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將你的文章寫成真切動人的書信,也可以以日記的形式來完成你的文章,也可以是實驗報告,也可以用一份合同乃至清單的形式來寫你的文章。應(yīng)用文體法展現(xiàn)的是文章的形式,而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要透過這些形式才能體會出來。如有位作者以《一張植樹節(jié)的清單》為題寫了一篇不到300字的小小說。小說的內(nèi)容就是一份某局植樹活動的開支消費清單。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樹苗費”相比最低,而其他諸如汽油費、麻將費、補貼費等費用遠遠超過樹苗費。讀者不難悟出文章的主旨。
3.話題作文
問:老師,我在寫話題作文時,總是覺得不知道寫什么,結(jié)果總是就著話題亂寫一氣,結(jié)果文章空洞無物,我很是煩惱,你說怎樣才能寫好話題作文呢?
答:寫作話題作文時,若能進行“三問三答,信息交合”,便可以寫出內(nèi)容具體,具有真情實感而又新穎別致的文章。下面以話題作文“快樂”為例,具體說說這種簡便的思維訓(xùn)練的方法。僅僅指寫作記敘類的文章而言。其他文體的文章的寫作,可以大致變換一下,同樣可以進行“三問三答,信息交合”。
①.三問三答。
一問“誰”,明確敘述主體。“誰”快樂呢?是“我”還是“他”,還是“一位老奶奶”,還是“一只小麻雀”……你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也就明確了文章的敘述主體。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考題,可能已經(jīng)明確了文章的敘述主體,這答案就比較單一了。
二問“為什么”,明確寫作內(nèi)容。為什么而快樂?因為某人某事,還是某種情景,還是因為感動而快樂……明確了“為什么”,也就明確了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寫出來的文章也就不會空泛膚淺了。
三問“怎么樣”,明確文章情景。快樂得怎么樣呢?有怎樣的舉動行為,是在什么地方,當時的天氣,周圍的景物環(huán)境怎么樣等等,發(fā)問的情景越具體越好。到了第三問,你的大腦已經(jīng)沿著上面的兩個問題而將文章的內(nèi)容逐步地具體化了,何愁寫不出具體生動的文章呢?如果你的語言的基本功還是可以的話。
上面的“三問三答”是一種寫好話題(大題)作文的而要具備的思維方法,在對文章思路的開掘和材料的選擇上有重要的作用。在訓(xùn)練考生或考生自我訓(xùn)練時,千萬不要將它程式化,而應(yīng)該注意靈活運用。
②.信息交合。
進行了上面的“三問三答”,考生大致能寫出一篇內(nèi)容具體生動的文章了。如果要想文章思路的開掘和材料的選擇上有新意有特色的話,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信息交合”。什么是“信息交合”?還是以上面話題為例說明。圍繞“快樂”,從“誰”、“為什么”、“怎么樣”三個思維的角度上,去盡可能多的思考出文章的敘述主體、內(nèi)容角度和內(nèi)容情景,然后,選擇你最熟悉而又有新意的任意三個點進行交合,你可能會寫出一篇新穎別致的文章來。借助坐標來顯示這個思維的過程。
我們可以任意選擇進行信息交合,產(chǎn)生出許多新的寫作的視角。我們可以寫“雨天一位老人讀書而快樂”的故事,可以寫“孔已己在大街上跳舞而快樂”的故事,可以寫“小鳥在雨天跳舞而快樂”的故事……總之,無論你怎樣去想象,必須要有真情實感,不能違背生活的邏輯,不能偏離你對文章主題的表現(xiàn)。最重要的是要切合題目的要求。
4.示例學(xué)習(xí)
[作文題目]
前不久,武漢市一名初中學(xué)生上書市長,坦言自己對當前學(xué)習(xí)、生活現(xiàn)狀感到的困惑,并請市長關(guān)心中學(xué)生的成長。市長被這封樸實的來信深深感動,當即作出批示:這是中學(xué)生心聲的真實表露,希望全社會都來關(guān)心孩子們的成長。
中學(xué)生上書市長表露心聲并尋求幫助的行為,是對自己成長和自我生命的一種善待之舉。善待自己,其實就是好好對待自己。它是一種自我釋放、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塑造……的行為方式,也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請以“善待自己”為話題,寫出你自身的經(jīng)歷、體驗或者認識、思考。要求:題目自擬,主題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xiàn)自己學(xué)校、老師和本人的真實名字。(04年武漢市中考題)
[考場作文]
勒著青藤成長
武漢市一考生
漫步于幽靜的院落里,夏日的清風(fēng)徐徐從耳際拂過,碧綠的瓜葉也隨之輕輕到跳躍著,隱約露出身下肥嫩水靈的黃瓜。突然間,我驚詫于如此肥碩的瓜果,何以懸于如此纖弱的藤蔓之上,還能如此茁壯地成長?走近了,我看到了盤結(jié)在瓜身上的堅韌的青藤,還有瓜身上一道道的被青藤勒出的傷痕。感嘆瓜果如此虧待自己的同時,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一根根地撥開青藤,當最后一根青藤離開瓜身時,我聽到的卻是瓜墜入土中的一聲悶響。我愣住了:原來以為青藤是瓜們成長的束縛,卻不知它才是生命的支柱;原本以為那是無知的自虐,卻不料那才是對自己的善待。
常常會反感于生活中的種種規(guī)矩、原則,以為它們是追求自由的桎梏,是扼殺創(chuàng)造力的元兇。然而,離開它們,生活真是那么美好嗎?恐怕不盡然。果真如此,我們很容易從放松滑向放縱,最初的欣喜將會被隨歲月而漸次累積的茫然而取代。徘徊于人生的岔路口時,我們?nèi)匀粫M一卦?jīng)的那些規(guī)矩和原則。如此扭曲自己的人生,難道是對自己的善待嗎?
瓜果尚且知道為了成長寧愿被青藤勒住,那我們這些自命有超群智慧的人類又該如何呢?我想善待自己不是簡單地拋卻原則,而應(yīng)適當?shù)貓猿衷瓌t,尋找一些能有助于自身成長的“青藤”。這些“青藤”能讓我們在面臨種種不良誘惑時,及時地懸崖勒馬;能讓我們在風(fēng)雨飄搖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能讓我們在茫然無措時,仍然擁有強大的精神后盾……這些“青藤”,可以是你的處世原則,可以是你生活中的道德準則,可以是你不懈追求的理想……
當然,被“青藤”勒住,難免會感到傷痛,有時甚至?xí)粝掠啦荒绲膫邸5珵榱顺砷L,付出這些代價又有何妨呢?畢竟善待自己不是追求一時的輕松,而是為了得到永遠的快樂。
我走向瓜藤邊,從松軟的泥土中拾起那依舊水靈卻失去生命光澤的黃瓜,不覺間竟有些為自己的頓悟而欣喜。
善待自己,就讓自己勒著青藤成長。那道道被勒出的傷痕決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記錄,而是你光輝的青春舞步。
[方法點評]
“善待自己”話題可謂不小。怎樣寫好呢?寫什么,本有很多的選擇,作者根據(jù)要求和自己的思考,選擇了寫“青藤與瓜”的故事。為什么,瓜與人有相似點,由此引出聯(lián)想,提出自己的看法。“青藤與瓜”怎么樣,描繪青藤纏瓜、藤斷瓜落的種種情形,原來“善待自己不是追求一時的輕松,而是為了得到永遠的快樂。”“善待自己,就讓自己勒著青藤成長。那道道被勒出的傷痕決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記錄,而是你光輝的青春舞步。”情趣中洋溢著理趣,優(yōu)美形象中透射出哲理。
強化訓(xùn)練
同學(xué)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是不是想拿起筆試試身手呢。那么請任意選擇下面的兩則作文題,來構(gòu)思構(gòu)思,與大家交流交流,然后寫一篇作文。
1.正在一天天長大的你,回首走過的路,沉淀在記憶深處的是那些往事。一句叮嚀,老師的一個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學(xué)習(xí)上的一個感悟;天邊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憶往事,會讓生命感動,讓生活精彩……
請以“往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2.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學(xué)就會的世界通用語,若使人人都擅長運用這句世界語,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請以“微笑”為話題,自選角度,自定問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3.面對別人的成功,你是不屑一顧,還是橫加挑剔……學(xué)會為別人喝彩,這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膽識。請以“為別人喝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