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說課稿(通用2篇)
《計算機病毒》說課稿 篇1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定的內容《計算機病毒》說課稿,僅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第八冊中的一節內容,它雖然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定的內容,但它較為簡單,通俗易懂,因為學生們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應該聽說過或者有的同學的電腦中過計算機病毒,但對計算機病毒的了解并不全面,本節旨在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病毒的特征、計算機病毒的傳染途徑,及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查殺,有系統全面的了解,讓學生有安全使用計算機的意識,提升他們安全防范意思。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獨立分析出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危害。能掌握預防和查殺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在深入了解計算機病毒的過程中。減小對病毒的恐懼心理并做一名合格的“安全衛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并增強責任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了解它常見的特性,掌握預防和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
難點:掌握預防和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學流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興趣導入
老師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將電腦生病和孩子生病進行類比導入新課。
在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作為父母呢,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啦。而作為從事信息教學的老師最擔心的就是電腦生病。大家請看圖片。電腦因為感染了病毒而生病了。我們生病了可以去看醫生,電腦生病了,該怎么辦?以前我們總是一說起病毒就很害怕,病毒真的這么可怕嗎?還是我們對它了解得不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計算機病毒。
環節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請同學來回答,老師總結:計算機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程序,但是和我們平時用的程序不太一樣,它能夠自我復制并會破壞計算機中的數據,從而影響計算機的使用。
2.計算機病毒的特點(類比埃博拉病毒-生物病毒)
1) 傳染性2)隱蔽性3)潛伏性4)破壞性(CIH破壞主板)
3.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哪些做法會使得病毒傳播,運用生活實際,編個小故事:
1)盜版軟件,其他人直接拷貝
2)陌生人的郵件
3)上網發現一個不知名的網站里有一個小游戲很好玩,就下載下來
A.光盤等存儲媒介傳播
B.網絡傳播:電子郵件,聊天工具
4.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請學生自己談一談自己對病毒的了解(平時QQ總會收到一些鏈接,或者郵箱郵件。如果打開了電腦就毀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有CIH,熊貓燒香,震蕩波,狐貍王變種等病毒--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甚至竊取計算機內的資料。
環節三:鞏固提高
1.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制作或故意傳播計算機病毒是一種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懲處。我們自身應如何防治病毒?
1)殺毒
你知道的殺毒軟件有什么?
瑞星,360,金山毒霸
大家打開瑞星殺毒軟件,單擊掃描按鈕,計算機就會開始查找并清除計算機病毒,整個過程時間會比較長。大家嘗試一下。
而且由于新的計算機病毒不斷產生,因此殺毒軟件需要不斷更新病毒庫。
2)預防
用殺毒軟件給電腦殺毒,就像生病了要吃藥。可是為了保證電腦健康。更重要的是預防。根據傳播方式,怎么預防比較好?
A.堅決不用盜版軟件
B.對外來的軟盤,光盤,U盤,移動硬盤應該先檢查,確保沒有計算機病毒再使用。
C.網上下載的文件要先殺毒再使用,也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或鏈接。
D.用殺毒軟件來檢查計算機
環節四 :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并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
課后多去搜集關于計算機病毒的知識,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以后的電腦都能健健康康的,再也不受計算機病毒的侵害了。
《計算機病毒》說課稿 篇2
劉國鈞職教中心
一、 本課的地位、作用
《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應用基礎》一書中第一章第1.6節《計算機數據的安全》中的第1小節。由于計算機病毒是威脅計算機數據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這節作為重點講授課。
二、學習目標(見簡案)的提出依據
1、學生的學習現狀:計算機知識學的少、用計算機的經驗少
2、教材大綱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
3、根據新課程理念:全面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4、學生將來發展和繼續學習的需求:財經專業的職業需求、繼續學習的安全需求
5、計算機專業課程本身的特點:書本知識的落后性
三、重點、難點的安排(根據學習目標的提出依據)
重點: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治
難點: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辦法
研究重點: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堂過程設計
1、教學模式:圍繞教學目標,采取以問題交流為主的師生互動學習模式
2、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目標地查閱資料,為課堂學習做準備,培養合作意識、學習方法。
★導入課題:以非典這種生物病毒為例自然引入與它相似的計算機病毒
★新課探討問題
(一)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特性
老師給出問題、實例,學生回答問題、解釋問題、分析問題、應用問題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
(二)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給出計算機病毒發作的圖片、實例,讓學生對病毒危害大膽設想,以此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緒,激起對病毒危害的高度重視及憎恨情緒,為病毒防治做準備。
(新課程理念——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因材施教,加強直觀性教學)
(三)計算機病毒的診治
幫助學生診癥狀,給出可操作問題讓學生了解類別,聯網介紹新病毒,演示查殺病毒的過程,學生在參與全過程后總結結論,以此突破難點,并為防病毒做準備
(直觀性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學,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四)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讓學生找出傳播途徑,分析傳播途徑的對比圖,參考生物病毒,從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有用數據兩方面分析、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病毒的措施,以此強調重點,突破難點。
(對比方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直觀性,化難為易)
★ 鞏固練習
給出題目,通過手腦口并用,鞏固所學知識
★ 學習總結
能過學生參與總結,檢驗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明確本課主旨。
(新課程理念——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作業布置
為后續學習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