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教案(精選6篇)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1
一、前言:
教師點題:與計算機打交道,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么一個名詞——病毒,許多同學是早有耳聞,因為它已讓許多用戶談“毒”色變,只不過有些同學和它碰過面,也有的同學還“未曾謀面”。到底,病毒來了會怎樣?它有什么危害呢?先來聽聽大家的聲音吧!
學生匯報:學生根據自己收集有關病毒信息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講解:
師:剛才大家從不同方面介紹了自己對病毒的認識,究竟病毒是怎么回事?請看下面一段“計算機病毒的故事”(老師播放課前準備的課件)
1、什么是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程序,是人為編寫的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并危害計算機系統資源的特殊計算機程序。(解釋概念)特別指出以下幾個方面,目的:啟發學生對計算機病毒的正確認識。計算機病毒是某些人編寫的特殊程序;為何稱為“病毒”,因為它像生物病毒一樣是有復制和破壞能力故而形象稱之。
(層層深入)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有何危害呢?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發作呢?計算機病毒出現時有何征兆呢?什么情況下,你要警惕自己的電腦是否感染上病毒呢?
師:假如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計算機突然不能使用了;運行速度明顯變慢了;昨天還使用的文件,今天卻無法運行了......這都有可能是自己的電腦感染病毒了。
師:大家有沒有見過“病毒”發作時的樣子呢?你覺得是否可怕呢?
(老師接著演示幾種病毒發作的現象)演示之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發作時沒有這些直觀的現象,例如CIH病毒是第一個直接攻擊、破壞計算機硬件的病毒。
師: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有何影響呢?(繼續播放課前準備的多媒體課件)
2、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影響:
①經常無故地“死機”;
②運行速度明顯下降;
③屏幕上顯示莫名的信息;
④部分文件被破壞或刪除;
⑤破壞整個計算機硬盤或軟盤上的數據。
師:引導學生透過這些現象看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3、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①破壞性;
②隱蔽性;
③潛伏性;
④傳染性;
⑤激發性;
⑥廣泛性。
師:以CIH和殺手13病毒為例簡要介紹病毒的特點。師:這些病毒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
明確: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很多,例如:軟盤、盜版光盤、網絡以及硬盤等。
師:但是萬一自己的計算機感染上了病毒之后,我們該怎么辦呢?
4、如何防治計算機病毒:防治計算機病毒的方法有:
①對于來歷不明的外來軟盤要先查、殺病毒再使用。
②建議大家使用正版光盤軟件。
③安裝實時監控軟件。
④安裝病毒防火墻。
(教師運用實際操作的方法,結合瑞星殺毒軟件,向同學們介紹查、殺病毒的方法。)
三、課后小結:
我們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來看待計算機病毒,時時處處關心計算機安全,并沒有哪一種殺毒軟件可以“一夫當關”對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計算機病毒產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使用電腦時就更應該樹立安全防范意識,讓病毒遠離我們,遠離我們的計算機。
四、課堂作業:
給學生提供“病毒知識網站”讓學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幾種著名的殺毒軟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要求學生記錄下來。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危害,學會檢查并清除計算機病毒。
2.通過觀察教師演示、小組合作等方法,加強對殺毒軟件的操作和使用。
3.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增強信息安全意識,養成正確使用計算機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病毒的特點和危害。
【難點】檢查與清除計算機病毒。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采用生活實例的導入方法,向學生介紹熊貓燒香病毒通過網絡傳播,致使電腦出現“熊腦藍屏、頻繁重啟,甚至整個網絡癱瘓的案例。以此提問學生:“什么是計算機病毒,如何檢查和查殺病毒?”引出課題——《防治計算機病毒》。
(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病毒
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什么是計算機病毒?教師組織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之后請學生回答。【計算機病毒是破壞計算機中的信息,使計算機不能正常運行的特殊程序。】
接著教師追問學生:計算機病毒是否會傳播給人體?學生會發現:計算機病毒都是通過軟盤、硬盤、光盤、網絡等介質進行傳播的,由此得到計算機病毒只能感染計算機系統,不會感染人體。
2.計算機病毒的表現與危害
教師提問學生:在日常使用計算機時是否發生過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現象?學生四人為一組交流和討論,教師在過程中提示學生可以回想使用計算機過程中有沒有出現打不開或者文件失蹤等相關情形。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分享和交流出現過的奇怪現象。【經常死機或藍屏、運行速度明顯下降,文件莫名丟失、自動彈出各種網頁窗口等】之后教師進行歸納和總結計算機出現了類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計算機中病毒所導致,同時給學生進行補充像文件突然變大、打印機不能正常工作、自動發送電子郵件等也有可能是計算機中病毒,并提醒學生在日后遇見以上癥兆要多留心。
3.檢查與清除計算機病毒
教師提問學生:要想確切地知道計算機系統是否感染了計算機病毒,可以怎么檢查?學生根據常識可以回答出答案。【殺毒軟件不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還能對已經感染病毒的盤符和文件進行隔離和查殺】之后教師請學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殺毒軟件。【金山毒霸、360殺毒、瑞星殺毒軟件、電腦管家等】接著教師進行補充,諾頓殺毒也是一些常見的殺毒軟件,并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這些軟件的快捷圖標。
教師請學生查看自己所在電腦上安裝的是什么殺毒軟件,學生會發現是“瑞星殺毒”軟件,并提示學生將軟件雙擊打開,看看有什么新發現,并請學生進行大膽發言和猜測。他們會發現打開軟件之后,打開了“瑞星殺毒軟件”窗口,里面顯示了可以查殺的盤符,以及相關的功能操作按鈕。
之后,教師提問學生若想查殺軟盤上的病毒應該怎么操作,讓學生兩人一個小組,進行自主嘗試,之后和學生共同總結得出方法。【先選中盤符路徑為軟盤,單擊“殺毒”按鈕,如果沒有發現病毒則會出現“查殺結束”對話框,有病毒則彈出“詢問”對話框顯示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并選擇相應的清理方式】但是也有的學生會直接單擊“殺毒”按鈕,教師由此提醒學生,這種情況是默認查殺“我的電腦”所有的盤符文件,一般所需時間都比較長。
最后,教師提問學生:“殺毒軟件是否能查殺所有病毒?”由此引導學生明白殺毒軟件并不能查殺每種計算機病毒,需要及時更新軟件和病毒庫,才能保證及時的預防最新的病毒。接著教師給學生示范升級軟件的方法:執行“選項”菜單——網絡和升級ID設置好升級的網絡連接以及ID——單擊“升級”按鈕即可完成更新。
(三)鞏固提高
學生兩人為一個小組以“瑞星殺毒”軟件為例,查殺計算機硬盤上的文件,檢查和清除病毒,將電腦設置成“自動監測”,提高計算機的安全系數。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遇到的疑惑進行幫助和指導,并對學生的總體表現予以點評和鼓勵。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學生小結,學生自行分享本堂課所學到的病毒的特征、危害以及清除方法。
作業:思考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怎樣預防感染計算機病毒,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四、板書設計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機病毒。
2、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危害。
3、掌握防治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點難點:目標2、3
教具準備:相關素材、電腦、投影機、幻燈片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進行破壞,使得電腦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整個操作系統或者電腦硬盤損壞。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這種程序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隱蔽在其他可執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壞性,又有傳染性和潛伏性。輕則影響機器運行速度,使機器不能正常運行;重則使機器處于癱瘓,會給用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通常就把這種具有破壞作用的程序稱為計算機病毒。
二、計算機病毒的表現和危害
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后,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下邊把一些經常碰到的現象列出來,供用戶參考。
(1)機器不能正常啟動
加電后機器根本不能啟動,或者可以啟動,但所需要的時間比原來的啟動時間變長了。有時會突然出現黑屏現象。
(2)運行速度降低
如果發現在運行某個程序時,讀取數據的時間比原來長,存文件或調文件的時間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磁盤空間迅速變小
由于病毒程序要進駐內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內存空間變小甚至變為“0”,用戶的什么信息也進不去。
(4)文件內容和長度有所改變
一個文件存入磁盤后,本來它的長度和其內容都不會改變,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擾,文件長度可能改變,文件內容也可能出現亂碼。有時文件內容無法顯示或顯示后又消失了。
(5)經常出現“死機”現象
正常的操作是不會造成死機現象的,即使是初學者,命令輸入不對也不會死機。如果機器經常死機,那可能是由于系統被病毒感染了。
(6)外部設備工作異常
因為外部設備受系統的控制,如果機器中有病毒,外部設備在工作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出現一些用理論或經驗說不清道不明的現象。
(7)
經常會出現藍屏,尤其是在按鍵盤的時候,一按就死機。
以上僅列出一些比較常見的病毒表現形式,肯定還會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現象,這就需要由用戶自己判斷了。
三、檢查與清除計算機病毒
教師演示計算機防毒軟件瑞星20__網絡的清除計算機病毒。
四、預防計算機病毒
首先,在思想上重視,加強管理,止病毒的入侵。凡是從外來的軟盤往機器中拷信息,都應該先對軟盤進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須清除,這樣可以保證計算機不被新的病毒傳染。此外,由于病毒具有潛伏性,可能機器中還隱蔽著某些舊病毒,一旦時機成熟還將發作,所以,要經常對磁盤進行檢查,若發現病毒就及時殺除。思想重視是基礎,采取有效的查毒與消毒方法是技術保證。檢查病毒與消除病毒目前通常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在計算機中加一塊防病毒卡,另一種是使用防病毒軟件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般用防病毒軟件的用戶更多一些。切記要注意一點,預防與消除病毒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應堅持不懈。
五、小結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歸納出病毒的五種特性和病毒的種類。
2.通過分析實例、小組合作等方法,提高歸納總結、合作探究知識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過程中,認識到病毒帶來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
【難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CIH病毒爆發的案例,讓學生觀察案例中病毒的攻擊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學生能夠答出交通系統失靈、單位混亂、工廠停工。教師進行解釋說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萬臺計算機同時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夠破壞硬盤數據,引起系統崩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計算機病毒呢?計算機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教師激發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病毒”一詞,計算機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種含義呢?若不是,那計算機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完成后提問一名學生回答。【不是同一種含義,生活中的病毒能夠讓人或者動物生病,計算機病毒則是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能夠破壞計算機中的數據,并能夠進行自我復制】教師表揚學生歸納能力強后總結:病毒是生物學領域的術語,因為計算機病毒與病理學上的病毒具有相類似的特性,因此稱之為計算機病毒。
教師再次提問學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上,那么計算機病毒能夠獨立存在嗎?【計算機病毒不能獨立存在,也需要寄生,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教師評價學生思維活躍并總結:計算機病毒不能以一個單獨程序出現在計算機系統中,需要依附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可執行文件或數據文件中,這就是計算機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師布置任務: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哪些特性?組織學生以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為單位,從網上查找典型的計算機病毒,分析、討論它們具有的特性。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匯報。其中一組討論結果是【病毒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病毒在一個公司的電腦中會得到快速的傳染,并且能夠破壞電腦中的文件,還會出現死機】另外一組補充【病毒具有爆發性,比如圣誕節病毒只在12月25日發作,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是每個月13號是星期五就會發作】教師表揚學生檢索認真準確,回答全面。
教師進行補充:計算機病毒還具有潛伏性,有時會潛伏一段時間不發作,使人們感覺不到已經感染了病毒,使其傳播范圍更為廣泛。教師順勢提出問題:病毒是怎樣實現隱藏的呢?如何不被發現?【產生變體隱藏,使感染的文件屬性不變,使用反跟蹤方法】
教師詢問學生:病毒的破壞性體現在哪里呢?【破壞文件、程序,破壞硬盤】教師補充:對計算機系統的各種資源進行破壞是計算機病毒生存、傳染的最終目的,輕者會降低工作效率,嚴重的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2.計算機病毒的種類
計算機病毒的種類有很多,那病毒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分類?有哪些類型的病毒?學生以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完成后由小組代表匯報。其中一組討論結果是【可以從破壞情況來分,分為良性和惡性。也可以從受感染的計算機系統來分,比如Windows型、網絡型】另外一組補充【可以從計算機病毒基本類型分類,比如可執行文件型、宏病毒、特洛伊木馬型病毒等】
教師順勢提問:可執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別感染什么類型的文件。【可執行文件型病毒可以感染.exe、.com等文件,而宏病毒可以感染.doc、.xls等文件】教師表揚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透徹。
(三)鞏固提高
在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后,教師拋出問題:怎么樣預防計算機中病毒?教師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討論病毒預防的方法,討論結束后小組匯報,看哪個小組能夠回答的又多又準確。安裝殺毒軟件,使用U盤先殺毒,不打開不明鏈接,要從官網下載軟件。教師點評學生討論積極,對知識理解透徹。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計算機病毒的特性。根據學生的回答點評學生對知識掌握得牢固。
作業:思考計算機感染病毒的癥狀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5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定的內容《計算機病毒》說課稿,僅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第八冊中的一節內容,它雖然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定的內容,但它較為簡單,通俗易懂,因為學生們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應該聽說過或者有的同學的電腦中過計算機病毒,但對計算機病毒的了解并不全面,本節旨在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病毒的特征、計算機病毒的傳染途徑,及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查殺,有系統全面的了解,讓學生有安全使用計算機的意識,提升他們安全防范意思。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獨立分析出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危害。能掌握預防和查殺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在深入了解計算機病毒的過程中。減小對病毒的恐懼心理并做一名合格的“安全衛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并增強責任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了解它常見的特性,掌握預防和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
難點:掌握預防和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學流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興趣導入
老師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將電腦生病和孩子生病進行類比導入新課。
在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作為父母呢,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啦。而作為從事信息教學的老師最擔心的就是電腦生病。大家請看圖片。電腦因為感染了病毒而生病了。我們生病了可以去看醫生,電腦生病了,該怎么辦?以前我們總是一說起病毒就很害怕,病毒真的這么可怕嗎?還是我們對它了解得不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計算機病毒。
環節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請同學來回答,老師總結:計算機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程序,但是和我們平時用的程序不太一樣,它能夠自我復制并會破壞計算機中的數據,從而影響計算機的使用。
2.計算機病毒的特點(類比埃博拉病毒-生物病毒)
1) 傳染性2)隱蔽性3)潛伏性4)破壞性(CIH破壞主板)
3.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哪些做法會使得病毒傳播,運用生活實際,編個小故事:
1)盜版軟件,其他人直接拷貝
2)陌生人的郵件
3)上網發現一個不知名的網站里有一個小游戲很好玩,就下載下來
A.光盤等存儲媒介傳播
B.網絡傳播:電子郵件,聊天工具
4.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請學生自己談一談自己對病毒的了解(平時QQ總會收到一些鏈接,或者郵箱郵件。如果打開了電腦就毀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有CIH,熊貓燒香,震蕩波,狐貍王變種等病毒--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甚至竊取計算機內的資料。
環節三:鞏固提高
1.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制作或故意傳播計算機病毒是一種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懲處。我們自身應如何防治病毒?
1)殺毒
你知道的殺毒軟件有什么?
瑞星,360,金山毒霸
大家打開瑞星殺毒軟件,單擊掃描按鈕,計算機就會開始查找并清除計算機病毒,整個過程時間會比較長。大家嘗試一下。
而且由于新的計算機病毒不斷產生,因此殺毒軟件需要不斷更新病毒庫。
2)預防
用殺毒軟件給電腦殺毒,就像生病了要吃藥。可是為了保證電腦健康。更重要的是預防。根據傳播方式,怎么預防比較好?
A.堅決不用盜版軟件
B.對外來的軟盤,光盤,U盤,移動硬盤應該先檢查,確保沒有計算機病毒再使用。
C.網上下載的文件要先殺毒再使用,也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或鏈接。
D.用殺毒軟件來檢查計算機
環節四 :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并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
課后多去搜集關于計算機病毒的知識,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以后的電腦都能健健康康的,再也不受計算機病毒的侵害了。
《計算機病毒》教案 篇6
劉國鈞職教中心
一、 本課的地位、作用
《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應用基礎》一書中第一章第1.6節《計算機數據的安全》中的第1小節。由于計算機病毒是威脅計算機數據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這節作為重點講授課。
二、學習目標(見簡案)的提出依據
1、學生的學習現狀:計算機知識學的少、用計算機的經驗少
2、教材大綱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
3、根據新課程理念:全面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4、學生將來發展和繼續學習的需求:財經專業的職業需求、繼續學習的安全需求
5、計算機專業課程本身的特點:書本知識的落后性
三、重點、難點的安排(根據學習目標的提出依據)
重點: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治
難點: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辦法
研究重點: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堂過程設計
1、教學模式:圍繞教學目標,采取以問題交流為主的師生互動學習模式
2、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目標地查閱資料,為課堂學習做準備,培養合作意識、學習方法。
★導入課題:以非典這種生物病毒為例自然引入與它相似的計算機病毒
★新課探討問題
(一)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特性
老師給出問題、實例,學生回答問題、解釋問題、分析問題、應用問題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
(二)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給出計算機病毒發作的圖片、實例,讓學生對病毒危害大膽設想,以此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緒,激起對病毒危害的高度重視及憎恨情緒,為病毒防治做準備。
(新課程理念——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因材施教,加強直觀性教學)
(三)計算機病毒的診治
幫助學生診癥狀,給出可操作問題讓學生了解類別,聯網介紹新病毒,演示查殺病毒的過程,學生在參與全過程后總結結論,以此突破難點,并為防病毒做準備
(直觀性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學,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四)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讓學生找出傳播途徑,分析傳播途徑的對比圖,參考生物病毒,從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有用數據兩方面分析、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病毒的措施,以此強調重點,突破難點。
(對比方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直觀性,化難為易)
★ 鞏固練習
給出題目,通過手腦口并用,鞏固所學知識
★ 學習總結
能過學生參與總結,檢驗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明確本課主旨。
(新課程理念——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作業布置
為后續學習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