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地球清潔工》說課稿(精選2篇)
小學語文《地球清潔工》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的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地球清潔工》。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地球清潔工》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知識小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小動物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內容通俗易懂。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這些清潔工為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倡導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2.教學目標
①喜歡這個知識童話故事,知道故事里講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有對自然,對生物觀察探究的興趣.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用自己的話講故事,與小伙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3教學準備
①準備海鷗,鯽魚,烏鴉,蚯蚓,屎殼郎的圖片.
②準備一張招工信息.
(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海上清潔工----海鷗,淡水清潔工----小鯽魚,地面清潔工----烏鴉,地下清潔工----蚯蚓,牧場清潔工----屎殼郎,為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內容通俗易懂。借助圖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等手段,幫助學生體悟各種小動物對環境保護的奇妙功能,進而用自己的話創編故事,并與小伙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二、說教法學法
將“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通過游戲、文字、圖片,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了解地球清潔工為保護環境所做的貢獻。
2.賞識成功: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之間的多向交互,讓學生交流自主學習成果,激勵了學生的創造欲望,促進了學生自信心,自我意識,自我概念的形成。“讓學生感受一個成功的,主宰的自我。”
三、說教學過程:
《地球清潔工》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知識小故事,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以前忽視的各種動物,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以平時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認識來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介紹知識性質的自然課。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在閱讀中學習如何運用說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其他地球清潔工的興趣。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講《屎殼郎出國記》的故事導入新課,第一時間內抓住學生聽故事的愿望,引出本課的主角之一----屎殼郎,然后立即出示屎殼郎的圖片新穎鮮活,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從而使教學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目光,延續至整堂課,并順利展開教學。
(二)、創設情境,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
創設游恐龍園的情利用課文中的情景:動物環境保護站要招收一批清潔工,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咱們也去看看吧.讓學生初讀教材,并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在了解課文內容后,分別對老師的板書問題進行勾畫填充。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答案,最后,結合圖片,進行全班交流,把問題和答案對號入座,串講課文內容.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適時對學生給予表揚,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提煉,最終達到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目標。
(三)、聽聽我說書
這是一個復述課文內容,加深印象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大膽對同學表述不當的地方提出意見并做適當的修改.使全體同學加深印象,為下一步的自主表演做鋪墊.
(四)、看看我表演
這一環節回扣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表演故事.創設適當的情景,引起學生的表演欲望.平常毫不起眼的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小動物們原來默默的為地球做了這么多的貢獻,你們想怎么表達對他們的敬佩之情呢?讓學生分小組自主合作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欲和積極性,培養其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樂在其中.達到在學習中表演,在表演中進步的目的.最后評選出優秀小組作適當的獎勵,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力量大!
(五)、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絕不僅局限于課文知識,同時要求適當拓寬。在可結束時,給學生設問:難道除了課文上講的這些清潔工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我們現在還不了解的地球清潔工嗎?讓他們課后自己查閱,記下相關資料,組織交流討論。課外延伸要求學生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情,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
板書設計:略
小學語文《地球清潔工》說課稿 篇2
一、 說目標
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及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小動物的興趣非常濃厚,所以本次活動以動植物為地球做清潔為切入點,激發幼兒也來清潔地球垃圾。選取他們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垃圾,并探究怎樣對廢舊物進行分類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從而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探究動植物清潔地球的特殊本領,感知
動植物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樹立保護地球的環保意識。
2、 嘗試為垃圾分類,明確垃圾分類的意義。
3、 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點:能對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進行分類。
難點:在對廢舊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循環利用的。
二、 說教材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浪費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問題已漸漸被人們所重視。幼兒是未來的主人,抓好幼兒時期的環保教育更是刻不容緩的。本次活動幼兒通過對廢舊物分類的操作,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環再用,哪些是有害的,進一步明確垃圾分類的意義,使其樹立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的意識。
三、 說教法
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發散性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提問題,喜歡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以設置情境、游戲、及動手操作的形式來貫穿整個活動。在情境中,不知不覺的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課題中。幼兒在分類游戲中,玩中學,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幼兒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這說明操作在幼兒活動中的作用。在科學教育的方法中,要注意內容的興趣性和生成性,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擴展成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廢舊物,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達到玩中學,玩中做的目的。從中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我用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家園”與“我和你”的歌曲,為幼兒創設美麗地球、幸福家園的情境,幼兒在美好、祥和的氛圍中,進入到課題中。
(二)、探究環節: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探究、交流、猜想地球污染的原因;探知動植物清潔地球的本領,激發清潔地球的愿望。
(三)、游戲、操作環節:游戲是幼兒教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幼兒最喜歡的環節。我請幼兒完成“送垃圾寶寶”回家的游戲。讓他們學習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進行分類。幼兒在比較、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到紙張、塑料、金屬經過回收處理可以制成新的紙、原料,也就是可以循環利用的;知道廢電池、過期藥品對人有害,是有害垃圾;果皮、
廢菜葉,不能再利用,屬于其它垃圾,從而解決活動的難點。
(四)結束環節:請幼兒大膽表述自己怎樣做來保護地球。啟發幼兒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并與幼兒共同去收垃圾,將活動推向高潮。
(五)、延伸環節:請幼兒收集、設計環保標志、環保宣傳畫,為環保衛士作品展做準備。
五、說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通過猜想、探究、感知及動手操作的過程,知道保護地球環境對人類的重要。并學會簡單地為垃圾分類,知道有些廢舊物是可以利用的。如果在活動前,讓幼兒多了解一些有關地球污染的資料圖片,幼兒對活動的內容會理解得更透徹、更清晰。但是,環保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幼兒園的環保資源,形成教育合力,讓環保意識培養與環保行動一起成長,讓環保成為孩子們的一種習慣。